见所未见的广州3年展
0条评论 2012-09-15 16:10:52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朱绍杰

“水土不服”的国外策展人

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览“见所未见”还未开幕,策展人姜节泓已经见了很多他所未见的。纵然在潜意识中“去理论化”,努力让展览接上地气,但几乎每年才到中国一次的姜节泓难以与中国的艺术生态“对上嘴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广州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性格上的磨炼。”

为了筹备主题展,姜节泓先后到过多个国家和地区,做了不少策展研究,与当地的艺术家接触交流。比如在越南的3天,他总共与19位艺术家见面,平均一天6位。在他看来,策展不是张罗,展览不是简单地找几个艺术家的哥们儿就能凑合出来的事儿。

谈及自己的方案,他开始发现有时候认真工作反而得罪人。“幸好我是外来的和尚,我不在这里工作、生活,大家会体谅我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然而,随着主题展的推进,姜节泓开始了解国内业界生态的“情况”。“我现在有一点知道了,就是说特别明显的错误不会犯,但是小错误还是会犯的,因为我又没有天天跟他们一起喝酒。”

平时远在英国的他,开始特别珍惜这些熬夜硬撑到三四点喝酒的机会,“我觉得这是学习的机会,他们平时说的一些话题,我根本听不到的。但是他们天天在一块儿,背后的交流,相关话题的探讨是很深入的。”从中,他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能够用一个不一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包括对艺术家的探讨,等等。”

“我们的认知太有限了,但人都变得越来越骄傲”,姜节泓一语双关。回顾起整个策展过程,他坦言还有不少遗憾。由于缺乏作品制作费,就有一位日本艺术家无法来华参展。“如果不是展览条件所限,这次参展艺术家将会超过100人,而不是现在的70来人。”

在这次展览中,他借来了一套1860年拍的照片,里面照的是广州旧街景,而这些街景现在都找不到了。“这也是‘未见’”,望着玻璃窗外华灯璀璨的广州城,他说道,“因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太快了,是革命性的。所以旧的景象在逐渐消失。中国时刻都在变,从而造成中国文化缺乏一种延续性。”

在英国的课堂上,姜节泓时常和学生分享一个经历。一天傍晚,他在苏黎世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吃饭,餐厅里悬挂着一幅落款1782年的铜版画。饭毕,他走出小店,眼前瞥见的景象令他至今难忘。那出门的街景,就和刚才饭店里铜版画所画一模一样。“在中国,怎么可能还有和1782年一样的景象?而这在欧洲比比皆是。这让我反思,如此剧烈的变化会让人在视觉上有所触动,让我们觉得是生活在一个断续的空间中,好像是另外一个现实。”

姜节泓并不否认自己是一个有怀旧情怀的人。当想起第一次和广东美术馆的接触和合作,他面部的表情都会前所未有地放松。那是2005年,他应邀到了延安,发了一篇文章。饭桌上他和美术馆的人聊得起劲,丝毫不理会面前那些“不怎么好吃”的食物。

“抽烟抽得伸手不见五指”,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说得兴起,他双手高举过头,在空中比划着烟雾弥漫的现场。“我当时觉得一个中国的美术馆,可以把事情做得这么有热情,真好!”

 


【编辑:赵丹】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