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故居之误
0条评论 2012-10-24 14:38:36 来源:《看历史》 作者:杨东晓

北京南长街54号。

北京南长街54号

故居之辨

在此之前十多年,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作者吴荔明是梁启超次女梁思庄的女儿。她在书中,记录了家族的往事,以及自己幼年时的记忆。其中许多往事,是经家族长辈口耳相传记下来的。其中大姨梁思顺和大姨丈周希哲在北京东直门内大街204号买了一处宅院的故事,被追忆得非常生动:“1931年后,大姨丈在北平买了房子,房子是在东直门内大街204号(1949年前的门牌号),院中有假山,山上还有草亭子,有很多树:梨树、杏树、桑树、槐树、柏松等。后院的东厢房,三舅结婚前在那里住过。”

在东直门内大街204号住过的梁家人很多,唯独梁启超没在这里住过。吴荔明告诉《看历史》:“这房子是1930年代初买的,梁启超是1929年去世的,他不可能买这房子,也不可能来住过。”
在东直门内大街204号住过的梁家人很多,唯独梁启超没在这里住过。吴荔明告诉《看历史》:“这房子是1930年代初买的,梁启超是1929年去世的,他不可能买这房子,也不可能来住过。”吴荔明一两岁时就在东直门内大街204号住过,当然这两年的事情都是听她的母亲梁思庄说的。有了记忆之后的吴荔明,记得大姨的院子里种着各种果木,有水池有假山,还有修剪整齐的矮松墙,她骑着小三轮车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她住到五六岁时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这里。那时日本人已经进了北京,大姨家卖掉了这处房子,搬到燕京大学。再往后,梁家其他后人,多数转到了内地。大姨梁思顺没有转移后方,而是带着儿子周有斐搬到了崇文门附近的象鼻子中坑。

梁家后人提交的声明,由梁家辈份最长的梁思礼带头签名。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是梁家目前唯一在世的第二代、梁氏后人公认的大家长,他在小学和中学期间曾经在大姐梁思顺家里住过,他记得那个院子是在东直门内大街,他向《看历史》证实了吴荔明在《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中的记载,东直门内大街的房子,是周希哲在1930年代买下的。

梁启超的儿孙们在声明中还写到:此房-屋为1929年梁启超长女梁思顺、女婿周希哲于上世纪30年代初从罗氏华侨手中买到的,30年代末周希哲去世后,梁思顺将其卖给日本人。

递交声明的第二天,梁家的代表在告别了东直门内大街204号70年之后,来到被挂上“梁启超故居”的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胡同23号。她们觉得70年前住过的院落、院落周围的街道以及院落结构与现在挂牌的“故居”相去甚远。在吴荔明的记忆中,大姨家的房子大门是朝着东直门内大街开的,而这个院落的大门,是冲着北沟沿这个宽不到5米的小胡同开的。

此时,85高龄的周有斐已经没有体力跑到北沟沿胡同去探访。虽然他听力减退,却还是认真地通过手写与表妹和堂妹们沟通。他记得东直门内大街204号的大门是朝东直门内大街开的,不是像妹妹们现在说的那样,在一个小胡同里。这个问题尽管妹妹们已向文管所提出,但得到的解释是:可能后来大门换过方向。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