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江西古籍保护工作
0条评论
2012-11-16 11:34:22 来源:人民网 作者:万里庆
对于古籍的市场价值,有人用“一两黄金一页书”来形容,可见古代书籍的罕见和珍贵。就江西而言,我们的古籍老底子有多少?时至今日,这些古籍的现状如何?我们将如何保护它们?14日,记者走进江西省图书馆,探访我省古籍保护工作,感受古籍编目员的酸甜苦辣。
江西省古籍老底子不下百万册
走进江西省图书馆古籍书库,一股浓浓的樟木味扑鼻而来,省图书馆的50万册古籍就在这里保存。江西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古籍是千百年来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保护好他们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历史。
据了解,古籍分为普通古籍和善本。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善本的价值相对更高,现在一般指的是在乾隆以前的古籍。
据粗略统计,江西省132家公藏单位、29家个人一共有古籍一百多万册,其中已经确认的善本大约有5万4千余册。这些古籍可分为经史子集各类,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要粹,其中关乎江西的历史地方文献更是特色鲜明。其中流传久远的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省图书馆珍藏的南宋周必大刻《欧阳文忠公集》,它是蝴蝶装,版式大方,字体圆润,纸白墨香,是宋代江西刻书的代表作。
古籍因其不可再生的特点而显得弥足珍贵。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存古籍的保护状况,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我国2007年正式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古籍普查。
编辑:江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