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战国印纹灰陶罐(清乾隆己丑年御制诗) 73.5650万英镑 2012年11月7日伦敦苏富比拍卖
2012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虽在货币放松的年末有些许起色,贯穿全年的主调是调整。
一语成谶
2011年末,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预言2012年艺术品市场有40%的降幅。这一判断招致众多市场人士的反驳。现实无情: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2年秋》,2012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616亿元,较2011年的968亿元下降了36.36%。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2年秋》数据显示,2012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294.4亿元,同比(较2011 年秋拍)下降31.23%,环比(较2012年春拍)下降8.69%。除个别公司外,各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均大幅下降,如中国嘉德同比下降54.91%,环比下降16.11%;北京翰海同比下降74.19%,环比下降41.9%;北京匡时同比下降48.01%,环比下降25.41%;北京保利同比下降52.87%,环比下降23.18%;香港苏富比同比下降36.43%,环比下降16.51%;香港佳士得同比下降11.57%,环比下降7.91%。
中国书画板块成交约6.41万件,成交额142.18 亿元,较春拍微增2249 万元。市场份额由2010年顶峰的59.01%降至48.29%。价格过高的《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和齐白石、张大千等近现代书画大家作品遇冷。古代书画行情平稳,本季成交价5000万元以上的7 件拍品中,古代书画4件;秋拍成交价前百名中,古代书画据23 席;秋拍中国书画艺术家成交额前百名中,古代艺术家据27 席。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在中国嘉德以6267.5 万元创董氏作品拍卖纪录,文徵明《溪山清远》手卷在上海朵云轩以7475 万元创文氏作品拍卖纪录。
瓷器工艺品板块成交约3.75万件,成交额81.6亿元,市场份额升至27.72%,其中,瓷器部分成交总额21.63亿元,同比下跌44%,成交均价同比下降52%。香港市场依然是瓷器拍卖交易中心,以36.2 亿元的成交总额占全国瓷杂市场的四成半江山。明清官窑瓷器仍是追捧对象,在千万元以成交的26件瓷器中,明清官窑瓷器占据了20 席。民国瓷和现当代艺术瓷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4.11 亿的成交额占中国瓷器成交总额的19%,同比增加了8 个百分点。中国大陆的犀角象牙拍卖仍未解禁,象牙制品经林业部门审批可以交易,但拍卖受限。
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成交约4200件,成交额24.4亿元,同比下降33.91%,市场份额8.29%。朱德群、赵无极、常玉、廖继春等早期油画大师作品受到追捧,32件千万元以上的拍品中,早期油画16件。吴大羽在香港苏富比以902 万港币成交的《粉墨春秋》、李铁夫在中国嘉德以782 万元成交的《遥望瀑布》和孙宗慰在中国嘉德以253万元成交的《蒙藏人民歌舞图》均创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写实油画在中国有稳定且广泛的收藏群体,尽管雅昌写实油画指数比春拍降低了四分之一,但市场相对稳定,陈逸飞、杨飞云、艾轩等人是重要支撑力量,北京保利的“理想的青春——回望杨飞云二十年重要作品专场”作品悉数成交,成交额4404.50 万元。2008年中以来,价格透支的当代艺术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佳士得、苏富比11月的纽约当代艺术夜场拍卖创历史新高也未能提振人气,同时还面临着消费群体审美变化的挑战。北京永乐、中国嘉德多年来致力于70后青年艺术家的市场培养,北京华辰的“新视界——青年艺术家新锐作品专场”,51件作品成交26 件,成交额222.76 万元。
在书画、瓷器工艺品和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表示乏力之时,边缘性收藏门类接力而上。除酒类、珠宝等奢侈品外,拍卖行拓展了乐器、老唱片、古董钟表等门类。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12 年秋季奢侈品的市场成交总额达38.47 亿元,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3.07%;其他艺术品类市场成交总额约为7.74 亿元,占市场总额的2.63%。两者合计占市场成交额的15.7%,超过了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