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飘渺:被遗忘的香器收藏
0条评论 2013-03-16 14:12: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黄辉

明成化 素三彩鸭形香熏

明成化 素三彩鸭形香熏

汉代 青铜博山炉

汉代 青铜博山炉

唐代 三彩香熏

唐代 三彩香熏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很多人年少时就会的古诗,虽然后人对“香炉”有不同释义,但据历史记载,无可置疑的是,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香文化就已风靡,而种类多样、形制繁多的各式香器也成为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香文化。近日,由天津博物馆与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为期2个月的“天香飘渺——沉香及中国古代香器特展”正在天津博物馆举行,展览分为沉香及历代香器两大部分,尤以各代香器为展览亮点,将这些已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香器完整地呈现在观者眼前,让人体味香文化的风韵。

香器中的千年炉香

中国古代有非常悠久的用香历史,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各种香料,香道也随之产生。香从生活附属品一跃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考古表明,直到汉代才出现专为焚香而制作的香器,此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如汉代的博山炉,魏晋的鸟形香熏,唐代的长柄香炉、多足香熏、熏球,宋代的折沿炉以及各个窑口生产的瓷质香炉香盒等,至明代,盛极一时的宣德炉更是将香器制作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特展中,几乎囊括了每个时代的典型香器,时间跨度从汉晋到清代,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古代香器的历史。比如,在“闺阁之香”部分中展出的一件唐代镂空花鸟银香毬是唐代曾流行的一种重要用香器具。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一书详细记载了香毬的制作与用途,香毬外壳采用镂空雕琢,内部用轴心线相互垂直的内外两层持平环支承一个小香盂,以圆环转轴的彼此制约和香盂本身的重心影响,使香盂随炉辗转而总能保持平衡,不管内部球体如何转动,里面的香灰或火星都不会洒落出去,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件器物,别致的设计却展示了今人难以企及的古人智慧。

明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宣德炉,被后世誉为青铜艺术的最后盛宴,宣德炉不仅延续了文房品香文化,更大程度上形成了赏炉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对宣德炉的收藏趋之若鹜,后世多有仿制,明末形成仿造高峰,至民国时期一直有仿品,可见宣德炉作为明代香器极品的地位无以撼动。

在此次展览中,另一特色是汇集了13件出自于景德镇御窑遗址的香器,它们在陶瓷考古界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明代陶瓷香器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现藏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熏。鸭形香熏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盖子,下半部分用于盛装香料,鸭颈与口相通,鸭腹椭圆,腹部合缝处有6个巧妙的隐孔,可以让空气从孔里进入鸭腹,与张开的鸭嘴形成对流,烟气从烟嘴中自然散发而出,设计十分巧妙。这件鸭形香熏是从大量出土瓷器碎片中细致筛查、精心粘接而成的,全国仅存一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