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市汉达尕特乡多拉特沟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制作的时间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最晚的在元代。
在我从业的这几十年中,我看过许许多多的岩画:云南沧源的岩画,我看过;甘肃嘉峪关黑山的岩画,我看过;广西宁明花山的岩画,我看过;新疆阿尔泰的岩画,我看过;宁夏平罗县贺兰山腹地白芨沟上田村的岩画,我也看过……然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对新疆阿尔泰和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两次考察。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制作的时间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最晚的在元代。
1996年夏,我随上海新闻代表团团长马达先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访。为了去中、蒙、俄、哈四国交界的喀纳斯湖,大家那天早早地出发了。车队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奎屯、克拉玛依,于当天傍晚前抵布尔津。次日晨又继续北行,午前抵阿勒泰。抵阿勒泰后,和当地朋友谈论最多的除了经济发展、疆沪合作之外,则是阿尔泰岩画。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餐,我向马达报告:“想请一次假,离队三个小时。”我跟老先生说,想去看阿尔泰的岩画。老马不解地问道:“你喜欢那玩艺儿?”但马达还是批准了。
先看阿勒泰地区文物博物馆,可以对阿勒泰地区的岩画有一全面的了解。阿勒泰地区文物博物馆靠近阿勒泰解放路,可以说是祖国最偏远的博物馆了。基本以阿勒泰古代民族文物陈列为主,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阿尔泰山岩画的陈列了。
我选择了去汉达尕特乡多拉特沟,那里的岩画距离阿勒泰市大约20公里,来回相对方便。多拉特沟有一幅岩画,在一块宽不到70厘米、高80厘米左右的岩石上,凿刻着牛、羊、狗、驴、象等动物。画面右下方刻绘一人,正双腿叉开、两臂平伸好像是在吆喝动物。最让我感到大大的惊奇的是一头大象,扬着长鼻,站立在那里,形象十分逼真。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在阿尔泰山系、以至全新疆地区都属于首次发现的大象岩画。这对研究远古时期的阿勒泰地区的地貌特征、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动物种群构成等等都有重大价值。
阿尔泰山岩画最初的作者,当为塞种人。而后,这些游牧民族又一代代补续之,最终完成了这一世间所罕见的艺术巨作。岩画分岩刻和彩绘两种。内容多为狩猎、放牧、舞蹈、宗教活动及家畜和野生动物形象。分布较集中且交通较方便的有位于阿勒泰市西南约25公里切木尔切克乡的“玉依塔斯”岩画群。其中一巨幅岩画长15.6米,高2米,为目前我国境内阿尔泰山中最大的一幅。其内容主要为狩猎、动物交媾等等。位于阿勒泰市正南约30余公里的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的雀尔海和多拉特沟岩画,内容多为狩猎、征战、舞蹈、放牧及虎、狼、狗、牛、马、驼、鹿等动物形象。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