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 《黑向日葵》
《黑色向日葵》中,火药爆炸以后产生的奇幻效果产生的向日葵,场面美丽、强大、辉煌。向日葵已成为世界各地大部分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常常象征著欢乐温馨、幸福健康,也代表好运和抱负,亦是滋养和长寿的象征。它们高大强壮,每天不停地转动脑袋朝向太阳的方向,它们也代表了灵活和机会。蔡国强在此作品中,巧妙地捕捉并浸渗了这些特性,流露出蔡国强“玩火人”的欢乐,是一幅极具感染力的作品。
徐冰 《新英文书法—毛主席语录》
徐冰的“新英文书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备受世界瞩目。其创作出来源于西方人对书法的兴趣,但又无法进入书法的欣赏境界,他想通过图解的方式来达到认字的效果,从而将书法艺术带到西方去。《新英文书法—毛主席语录》中,艺术家有意将文字的功用性和可读性进行了部分的抽离。文字最能体现人类思维的惯性,对文字做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都会对人们的思维中最本质的东西产生触动。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艺术家借由这件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图:对我们狭隘和概念化思维的挑战。
曾梵志 《A系列 NO.4》
曾梵志的作品远非那种符合大众趣味的谨慎而无害的装饰品,他的作品总能让观者思考。无论是那些面具背后深藏的含义,还是抽象风景画中激狂的油漆标志,无不体现着一种“扰乱和激脑”的思想。
抽象风景画《A系列》气势磅礴,视觉冲击力强,“有力度”,线条的韵律被融入抽象性之中。空间变得无形,只剩下记忆的骚动,整个画面的黑白色彩、不稳定和无序的线条韵律和构图处理充满着一种焦虑和不安之感,它似乎孕育了一种生命的存在,在这种孤寂的诗意下,画家追寻着未知的自我。
刘炜 《革命家庭》
刘炜是“玩世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以其标志性的笔触和构图颠覆观者对绘画的审美习惯,作品风格表现性极强。《革命家庭》系列以鲜明的笔触批判政治局势,是出生在军人家庭刘炜对其父亲的回忆与想象,同时又隐含着对那个年代意识形态的抵触和排斥。艺术家运用其标志性的笔触绘以扭曲的军人形象来质疑中国对于军事传统的自豪,同时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新一代人对革命家庭传统的继承。
徐累 《迷失的宋代》
徐累的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类型,他“始于愉悦,终于智性”的纸上痕迹,显现出新人文风格的价值。他的画既符合传统艺术的精致样式,又具有深刻的当下意义,可以说对传统工笔画的现代性转型具有突出的贡献。在徐累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像《迷失的宋代》中经典图像的引用,但是这种引用却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抄袭,而是将以往的形象当作一个戏剧角色,使美学、历史的记忆变成现实可感的事物。就像这幅作品中中徐累所传达出的信息那样:究竟是我们被远去的宋代遗弃,还是宋代迷失在了我们今天的世界里?
洪凌 《武夷印象》
洪凌在幼年时期受到黄宾虹传统山水画中的熏陶;少年艺术求学时期对于西方艺术语言的深入洞察与探讨;之后便是在东方和西方艺术语言之间的徘徊与踌躇。
《武夷风光》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艺术家采用黄宾虹山水一样的积墨法的运用,所不同的是画家没有草稿,一旦起笔,就顺着感觉走笔,完全没有任何刻意和矫造,通过层层积染,油彩的色层变化,具现武夷山水的形象变幻莫测,气势磅礴,他洒脱和狂放的油画语言融入其中。他的作品不简单的表现客观物象,而是将客观存在升华为脑中的理解之后的图像。在艺术创造的道路上他充分的利用了自身特有的激情与智慧,并能使之转化为文化意义上的成品。
据悉,中国嘉德2013春拍将于5月7日至9日预展,10日至14日拍卖。敬请各位藏家期待。
【编辑:弋倩芸】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