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清楚的是,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大环境下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同步演进的态势。所以,我们在分析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内在趋势时,就要仔细分析其市场的底层结构。只有把握了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底层结构,才能在投资的时候具有前瞻性,掌握主动权。那么,如何才能透过纷繁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现象,认识其市场问题的本质?对此,我们拟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1.供求关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供求关系扭曲
我们知道,在市场的各种关系中,其最主要、最核心的是供求关系。目前,中国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匹配问题很大,仍呈现扭曲的现状。这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是供给面过度市场化。由此导致陶瓷工艺品生产者多且杂,“名家”众多,陶瓷工艺品的数更是量多质杂,供给渠道无所不包,路径繁复,过度发展。但与此同时,有效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供给却不充足,市场上,真正能够称之为陶瓷工艺艺术品的少而又少,拍卖市场上出现的高端陶瓷工艺艺术精品可谓凤毛麟角。第二是需求面市场化严重不足,大规模的潜在需求释放不出来。市场潜在需求实现路径少,因而难以转化为有效的需求。具体到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除了传统的拍卖及工作室产供销一条龙的销售之外,陶瓷工艺艺术品平台化交易及资本化等运作方式路径缺乏,渠道少之又少,致使有效需求难以得到释放。
2.交易体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发育滞后
中国艺术品市场传统的交易体系包括画廊、拍卖行、博览会、私下交易等。此外,新兴的交易模式还包括沙龙、网上交易、平台化交易,如文交所等新兴交易形式等。
目前,国内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模式主要是以作坊(少量的以工作室)为核心,与紫砂艺术品以工作室为核心的体系相比,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发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状况导致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以“产、销”一体化的私下交易为主体,相关的一二级市场主体发育非常迟缓。特别是一级市场体系发育缺失,一级市场主体地位未能有效地确立。传统的陶瓷工艺艺术品交易市场体系的基本导向主要是以推广名家为主的市场体系,却并不利于名品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培育及有效的市场推广。事实上,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既需要名家,也需要名品,因为只注重名家市场而不注重名品市场,不是一个完整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市场的规范与秩序也难以建立。这些状况,也使得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面临重重阻碍,举步维艰。
3.定价机制及其体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动力机制不健康
定价机制的核心是价值决定价格,这是一条主线。当下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价格的确立,并未有效反应其固有价值,价值、价格两者间的关联度不高,联系尚不紧密,更为严重的是,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正在形成一种固化的倒逼机制。所谓倒逼机制,主要是指市场并非由价值决定价格,而是通过价格的提升来标示价值。通俗地讲,就是在市场过程中,谁的价格高谁的价值就大,类似谁的嗓门大谁就有理。于是,迫使许多艺术家不潜心于艺术,而是热衷于炒作,利用自身的名誉与声望的提高,人为地提高陶瓷工艺艺术品的价格,从而标示其陶瓷工艺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近年来,这类现象在国内很多陶瓷工艺艺术家及其运作团队中是屡见不鲜的。
此外,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也非常值得注意。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价值判断体系的严重滞后,导致大量“跟风”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艺术家通过媒体虚假包装、宣传自身及其陶瓷工艺艺术品,以迷惑收藏群体的价值判断。这种基于信息层面的不对称现象,对于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伤害是异常严重的。
4.退出机制及其体系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发育不良
退出机制的培育与构建是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关键。由于陶瓷工艺艺术品交易成本相对高,尤其鉴定成本过高,导致其存在的共同特性便是流通性较差,变现能力较弱,退出成本居高不下,相当多的陶瓷工艺艺术品存留在市场的中间环节,导致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基础不稳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调整将会异常强烈。此外,由于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基础薄弱,终端消费能力的不足,使得很多高端陶瓷工艺艺术品长期处于流通的中间环节,未能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退出路径少、门槛高,除了工作室私下交易及少量的拍卖和展销活动外,其余交易模式严重缺失,大量收藏人士有碍于相关鉴定体系的不完善,对于陶瓷工艺艺术品收藏领域只得望而却步。
5.商品制度进化不完善,代工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艺术品市场化的形成,主要经历了艺术品的鉴赏阶段、商品化阶段、资产化阶段与资产金融化阶段等几个发展阶段。与其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演进趋势相仿,陶瓷工艺艺术品在商品化阶段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商品经济制度注重公平交易,其核心是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以及交易标的物的货真价实,而这也是目前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的缺失所在。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制假、贩假等现象频发也是市场商品化制度不完善的直接后果。此外,代工现象成为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最为严重的“公开破坏者”,它也成为陶瓷工艺艺术品市场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