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油画,一种创新观展方式
0条评论 2013-04-19 09:53:32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张硕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展览现场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展览现场

匈奴是秦汉时期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活跃于欧亚大陆草原。在发展自身游牧经济的同时,匈奴还与汉族及周边其他各民族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匈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历史和中国民族关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见证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真谛。近日,“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开幕。

展览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河南博物院、河南华夏尚古艺术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等6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共同主办。展览由28幅大型历史油画与100余件(组)来自河南、内蒙古、宁夏、甘肃的文物组成,分为风俗、碰撞、融合三部分,再现了中国历史从战国到汉代以游牧与农耕为特征的匈奴与中原两种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通过数百年的迁徙杂居、边塞贸易、和亲、会盟、互派使团等方式彼此沟通、相互渗透,逐渐融合。观众可以对匈奴与中原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了解,加深对华夏文明的向心力理解并扩展至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明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多元并存的认知。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王立梅介绍,与以往单纯展示文物的展览不同,“匈奴与中原”开创了文物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展览形式,“用油画生动再现历史及文物的内涵,用文物真实佐证油画和历史的内容,从而使观众对匈奴与中原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使展览更具观赏性。同时,以‘文字背景介绍、油画再现、文物点证’三位一体的展览表现形式,提升和拓宽了展品内涵,建立了由文物、复制文物、创作画、照片、雕塑、场景、新媒体等组成的广义展品体系,令人耳目一新。”

展览期间,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还邀请国家博物馆文史专家举办匈奴历史讲座,同时邀请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艺术家与专家,围绕如何运用文物知识创作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及美术创作,如何与文物陈列相结合等问题展开研讨。展览将持续至5月22日。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