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释道世 集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二
宋宣和六年(1124)福州开元寺刻毗庐版大藏本
RMB:600,000-1,200,000
雷峰塔又名西关砖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曾是西湖标志性的美景,被称为“雷峰夕照”。元朝时,雷峰塔还保存得较为完好,有“千尺浮图兀倚空”的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塔内藏有明军而放火烧掉了雷峰塔木质的结构,留下了砖体塔身。后来,由于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许多人就从塔上挖取砖块,磨取粉末,塔基不堪重负,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的下午轰然倒下。
藏在雷峰塔塔砖孔里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为五代宋初之际的木版印刷真迹。据记载塔内共藏有八万四千卷陀罗尼经,暗合“阿育王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的说法。但是雷峰塔倒的时候百姓以讹传讹,把“藏经”当成了“藏金”,潮水一样涌来的人们都来捡金子,看到经卷就丢在一旁。等知道“经卷”比“金子”更值钱的时候,再回头去找已不可得。据俞平伯的说法,“非但完整者极少,残坏者亦不可多得。”
本系列荟萃两卷雷峰塔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其中一卷为佛经残卷。难得的是引首题记者为国学大师、经学泰斗章太炎先生。有趣的是太炎先生在题记中专门记录了当时雷峰塔藏经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形:“初以三百钱市易,少顷至白金五百两”。这从侧面反映出雷峰塔藏经在当时就已存世较少。佛经卷尾是民国时期的金石学家、辛亥元老以及太炎先生门下弟子等众人的题跋。宋纸佛经,先贤墨迹,交相辉映,殊可宝也。
另一卷雷峰塔藏经装裱极为考究,木质的函盒上有西泠名家韩登安篆书的题识。杭州本地的金石鉴赏家和西泠印社的篆刻名家如邹适庐、邵裴子、童大年、沙孟海等十人纷纷在卷尾落笔题跋。千年古经,名家墨宝,金相玉质,美奂美轮。
此卷经卷最为难得之处在于状态完整。卷长208厘米,版心高6厘米,卷首有三行钱俶题记云:“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记。”经卷字体古拙,墨迹清晰,首尾完整,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了吴越国雕版印刷的高超水平。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积聚了一切如来全身舍利功德的神咒。书写诵读此陀罗尼,或将其纳入塔中进行礼拜,能够消灭一切罪障,免除三途八难之苦,令众生寿命长远,获得无量功德。钱俶当年建造佛塔就是为了尊奉和安置佛螺髻发舍利,以祈求国泰民安。2001年3月11日,考古人员挖掘开启了雷峰塔塔基下的地宫,发现了钱俶供奉的珍藏佛螺髻发舍利的银鎏金阿育王塔。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