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看他的书法。
此札一经打开,我们会毫不犹疑的说出:“赵体”。诚然,任何一位艺术家也不能脱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自觉不自觉的都要打上风行的烙印。用贞辅良也不例外,他也是受晋人书体的影响,所形成的“尚古”风格的赵孟頫的一派。但他并不是一味的追随模仿“赵体”,他有自己的审美观。元之於宋,去之未远,虽然蒙古皇帝不喜欢宋朝的皇帝,但宋臣中的几位文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抹杀不掉的。他们的人格与天才,尤其是像与佛门结缘的苏轼和黄山谷等人的诗、书、画、禅的故事,在广大群众中广泛传诵。苏、黄的书法居“宋四家”之冠亚。所以我们仔细观察辅良的书法,带着很浓厚的苏字气息。苏东坡才高识远,胆大艺全,是一位勇於创新的书家,他也自“二王”入手,汲取各代书家之长,故姿媚似徐季海,
瘦劲似柳诚悬,後又学颜鲁公、杨凤子,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酒酣放浪,不计工拙,天真烂漫,纵横绝尘。辅良书法,悟其三昧,故中结体多扁,用笔中锋兼侧, 中宫收紧,“撇”、“捺”抒放,如东坡似北海,潇洒飘逸,浓郁清新。特别是其篇什之中时出异体、“碑写”,如此札里的“归”、“戒”、“仅”、“恶”、“写”、“发”、“传”、“笑”、“辛”等字,可以窥见他对金石文字的借鉴。总之,在元代复古书风中,像辅良法师这种既有传统,又有个性的书家,为数不是很多。
辅良法师的《书札》,曾由诸多著名鉴藏家收藏,并钤有鉴藏印章数枚,其主要的如:
1朱文“卞氏令之”: 卞永誉(1645-1702或1711),满洲人,字令之,号仙客。康熙中由福建巡抚迁刑部右侍郎。喜好书画,精鉴赏。著有《式古堂书画汇考》。
2朱文“湘云心赏”。周湘云 (1878-?),名鸿孙,号雪盦。浙江宁波人。上海巨商,著名收藏家。藏青铜器、书画、古籍善本,尤以碑帖收藏最精。怀素《苦笋帖》、《淳化阁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米芾《向太后挽词帖》、米友仁《潇湘图》,皆国宝,故其斋名“宝米室”。
3朱文“定甫审定”:张宝善(1856-1926),字定甫。浙江湖州南浔镇人,江南丝商巨贾。极富收藏。其子张静江(1876-1950),名增澄,静江是其字,又名人杰,号印光。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任驻法商务参赞一职,并开始在国外经商,自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结识後,便开始从经济上给予支持。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晚年逐渐淡出政治,转而信佛,故又名“卧禅”,佛名智杰。1950年9月3日病逝於美国纽约。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者蒋介石,均与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孙中山称之为“革命圣人”,而蒋介石则称之为革命“导师”。
4朱文“思学斋鉴藏印”:吴普心(1897-1987),号庭香,南通人,银行家,原居上海,後赴台湾,为台湾著名收藏家,喜好字画,去世之後,其藏品大部分归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今上海博物馆藏宋拓“淳化阁帖”第六、七、八三卷,原即为吴氏家藏珍品。吴氏收藏书画多钤此印。
5白文“王季迁氏审定真迹”:王季迁 (1906-2002),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王千,己千,纪千。苏州人,东吴大学毕业,善山水,师从顾西津、吴湖帆,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王氏久居国外,是海外收藏大家,其收藏之富,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