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书画投资的美丽陷阱
0条评论 2013-06-20 14:53:58 来源:赢周刊 作者:刘欢

近年来,由于金融资本、投机资本的加入,书画拍卖频现天价。不少国内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往往以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价格成交。随着这些炒作资本逐步退场,天价书画现在已经变得罕见。但此前资本轮番炒作带给投资者的暴利印象却没有消除。不少想介入或已经介入书画收藏的投资者,依旧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妄图以小搏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现在书画市场上的高价成交现象多是假象。拍卖公司为了博得人气,甚至将以前拍过的精品重新拿出来拍卖,“老面孔”越来越多,拍卖周期越来越短,以至于投资者越来越无意为这些投资泡沫买单。

由于作品定价机制本来就不可量化,再加上包装、炒作效应,导致一些作品的价格与价值完全背离。一些作品甚至会在拍卖会、古玩市场、书画市场高价卖出,但购买者却是作家本身或其团队,当价格炒高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其他途径卖出去,给市场造成一种涨价的错觉。

“这个行业虽然没有任何门槛,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没有人敢确保自己买回来的书画作品一定会升值。”资深书画投资人蒋先生告诉记者。

对于真正的藏家和投资者来说,这个市场的陷阱太多了,甚至是每一步都可能踏空。

藏家入行门槛低

书画投资,乍一听,更像是一个阳春白雪的行业。投资者必须拥有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从纷繁复杂的书画艺术创作中,挑选出自认为有升值空间的作品,通过低买高卖来获得利益。

资深书画投资人士蒋先生当初从事这个行业,用他的话来说,主要是为了“混口饭吃”。“操作很简单,就是低价买进来,然后高价卖出去。至于怎么低买高卖,那就要慢慢看,练出眼光就可以了。是人都可以做。只要有心去做,就能有赚头”。

“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没有人敢确保自己买回来的书画作品一定会升值。”蒋先生对记者说,一般而言,书画投资的门槛一方面在于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在于真品与赝品的鉴别能力。

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幅他花了几千块钱收购回来的字画,画作有些旧,边缘还已经破了好几处。蒋先生强调,这些字画只要本身有价值,“裱裱就没事了,画心不缺的,都没啥事”。“这画刚买回来没几天,只要有(得)赚,我就会立马卖掉。”

同为资深藏家的石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大型拍卖会往往是书画市场价格重要的风向标。“做书画交易,只要经常参加拍卖会,经常到现场观摩真迹就可以了。时间一长,就摸出头绪来了,艺术鉴赏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当然,进入这一行并非是零门槛的。

“识金者得金,识土者得土。买卖书画确实能赚到钱,但赚几个钱也不容易。整个市场假的很多,怎么分别真假就有的学问了。”华先生告诉记者,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其实并不容易。“刚入行最好先别下手买,多看看,(买进赝品的话)砸在自己手里就不值了。”

“入这行要花代价的。”业内人士何先生告诉记者,要做得好,就要学会“捡漏”,“花小代价买个宝回来”。

虽然初学者不易看出书画投资的门道,但事实上,资金也好,艺术鉴赏能力也好,都并不能阻止草根藏家入行。华先生的主业是记者,字画只是“业余弄弄”。他称,自己也是从一点都不懂开始的。

华先生准备月底送一副刚入手的清代对联到广州拍卖行进行交易,其实他至今仍不知道该作品的真假。“买的时候,我肯定感觉是真的啊,1.5万元买下来的。如果是假的,那我就赔了,如果是真的,我就赚了。”

华先生的这副对联来自一个碰巧认识的老头。“老头年纪大了,不会上网,也不懂拍卖,我和他只是刚好碰到,并不是代理。我们写了字据,如果(对联)是假的,我就会拿回来退给他。”而如果是真品,华先生预计能拍到3.8万元以上。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