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海古玩城:古玩城骤增,是悲是喜
0条评论 2013-06-28 10:05:00 来源:艺术品鉴 作者:张莉

经营商观点

古玩城喜多,但扩张应循序渐进

代表方:林裕富(上海中福古玩城“成溪”古玩店经营者)

孙建华(上海上青古玩城“积善雅集”古玩店经营者)

林裕富是资深的古玩经营商,从台湾地区转战上海,极为熟悉古玩城的运作。他以为古玩城最大的功能是艺术品交易场所,为收藏家出售艺术品提供了平台,只要市场能够消化,古玩城多了是好事情,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多了,各古玩城管理者会绞尽脑汁地完善市场管理中的欠缺,比如加强安保、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各种活动聚集人气,关注经营商家有什么难题,以便及时解决。更关键的是,市场繁荣了,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顶级商家进驻,提升古玩城品质;少了,古玩城缺乏竞争,管理者会以为市场就这么些古玩城,经营商家要从事交易,必然得留在古玩城,就不注重发展规划,反而不利整个行业的进步。但是古玩城数量增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速度过快,市场表面蓬勃兴旺,其实已隐患重重。

“作为古玩经营从业者,不希望看到市场发展过快,因为我们从业人员的数量是有限的。尽管每年会有新人加入这个行业,但其是否能够在古玩城生存下来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孙建华在上海多家古玩城同时经营着古玩店,他坦言古玩城大规模的扩张,使得各市场很难对经营商家的信誉、口碑、藏品逐一进行考证,会造成经营商户和藏品质量的下降,带给古玩城不稳定因素,给原本优质经营商户造成伤害。

而且虽然收藏群体很庞大,但真正出手购买艺术品的藏友并不多。现在投资艺术品的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纯粹的投资者,这类人掌握有大量的资本,看到市场哪里有好的投资项目就向哪里投资,对古玩市场并不一定非常熟悉,常聘用专业团队为其操作;一类是多年甚至世代以经营古玩为生的专业商人,有专业知识,能潜心研究,这类专业的古玩卖家是最有竞争力的一群人;还有一类是古玩收藏爱好者,他们一般有稳定的工作,个人也有较为丰富的藏品,常在工作之余买卖一些藏品,但多凭兴趣爱好。这些投资者购买艺术品都怀着各自的目的,出手一般较为谨慎。

可也正是这些分散在不同区域的投资者,让经营商家愿意在不同地区的古玩城驻扎,从而积累不同需求的客户。同样在多家古玩城经营古玩店的林裕富透露,古玩城越多,对经营商家而言机会就越多,能带来更多交易,真正让收藏文化向大众普及。而且古玩城多了,避免了艺术品交易过渡集中于拍卖市场的现状,可以使艺术品交易真正回归到一级交易市场,使得艺术品的价格回归理性。

俗话说,一滴水折射出整个大海,上海古玩城之百态恰恰也是整个中国古玩城之缩影,管中窥“沪”,可见其“斑”。古玩城亦可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模式,创新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可适当参考高端会所的经营理念,提高古玩城的经营品质。也可将商业、旅游和文化相结合,形成综合型市场,吸引更多领域的大众关注收藏文化,塑造企业品牌。高瞻远瞩,着眼未来,如此古玩城才能持续稳健的发展。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