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市场:2013艺术衍生品江湖大战开局
0条评论 2013-07-23 09:12:47 来源:艺术商业 

奈良美智作品衍生品

奈良美智作品衍生品

6月的北京,与酷热天气呼应的,是春季艺术品拍卖场上豪客一掷千金、激烈竞标的氛围。同一批"熟脸"在几家顶级酒店的展览、拍卖现场穿梭——这群买家的数量其实并不多,区区数千人,却撑起中国内地每年数百亿的艺术品市场成交额,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市场似乎沦为了少数人的游戏。

同一个月底,白盒子艺术品商店的负责人刘晨雅刚刚参观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直呼展览里的艺术品太贵,但还是没有控制住购物欲,最终买了几件衍生品回来。身为一家艺术品商店的经营者,她觉得国外画廊展出的艺术衍生品更为丰富,更富有设计感,真的达到让人有种手痒痒的感觉。一方面,猛烈增长的艺术品市场远远把普通购买人群甩在身后,尤其是顶级艺术品,有能力竞拍的私人极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想在生活中增加艺术品位已成为一种刚需——遗憾的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市场在中国却一直处于小规模发展水平。

据2011年6月文化部艺术市场发展司发布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显示,2010年我国艺术品授权和衍生品交易总额达60亿元,这一年,我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589亿元。艺术衍生品仅占艺术品市场约十分之一的份额。

在中国,做艺术衍生品的画廊和艺术机构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地区。总体概括,这些产品的形式集中为印有艺术家作品的实用品,比如杯垫、明信片、丝巾、T 恤等,大部分由文化机构,比如画廊、美术馆,在附属地做一些衍生品的业务。除此以外,这些机构重要的产品还有由艺术家授权生产的复制品以及艺术家根据自己代表作品进行再创作的限量艺术品。

据上海艺术版权开发中心副总经理华凌磊调查,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博物馆每年的艺术衍生品市场销售额仅三四千万元,而台北故宫一年的艺术衍生品销售额可能约2至3亿元人民币。

华凌磊2013 年从公务员转做艺术衍生品行业,正在紧张筹备7 月开展的衍生品设计大赛,他觉得充满希望,热情澎湃。另外,私营企业主黄启贤也在今年从艺术品行业转为艺术衍生品行业,正在积极筹备2013年10月11日至16日在杭州市世贸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首届西湖国际艺术衍生品产业博览会。除此外,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投资的艺术品电商平台也在集合大批艺术商品筹备上线。此外还有很多其它行业的高层正在悄然转行,做起艺术衍生品的生意。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