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你画《黑根》我个人的理解更多是一种纪念,是这样的吗?
周:黑根在时的画是有感情的;黑根不在后、画里面本身有对语言的一种探索。第一次画绿狗就如此;画桃花是因为对画绿狗有点烦了,桃花画了两年后,又觉得偶尔画一下绿狗也很有意思。但这时画的绿狗已经有变化了,它身上的毛有点像桃花的树叶。这种交叉的变化也很有意思。比如,画的绿狗在颜色上很多与桃花一致,绿狗的舌苔有点像桃花,黄色的地方有点像土;桃花的玫瑰色像狗身上的舌苔、生殖器颜色,树叶像狗身上毛的颜色,狗黄色的皮肤像土地。以后画桃花,估计也会有画烦了的时候,可能新的感受、新的题材会出来。中间新的感受,也可能在某一阶段某一天突然又想画桃花了,但有可能那时的桃花和现在的桃花又不一样了,每一次都是在交叉中。
查:这里,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是按着个体生命的情感脉络走的。但是,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面临一个挑战,当他的一批画出来后,由于市场的需要很容易就被市场左右了这种情感。你刚才讲那段时间都在画身边的人和事,那么,你画黑根最早是哪一年呢?
周:是1995年,差不多黑根长到一岁开始画的。我认为无论如何,画画一定要有自己的感情,哪怕是画抽象的,对那个色彩、符号、线条都应该贯注个人的感情。感情的语言表达可以采取独特的方式。但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作品没有情感因素的话是不可能有震撼力的。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好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贯注了其一生的情感在里面,这非常重要。材料、语言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思想性、观念性是少不了的。如果作品里没有文化的内涵、没有思想、包括与艺术家本身的生活方式没有结合的话,其作品是很空洞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个符号而画这个符号,这样的话有的人就会认为你画绿狗出名了,那我可以画其他的动物出名嘛!不是这样的,我画绿狗,实际上不是只在画绿狗;画桃花,不是只在画桃花。桃花只是一个媒介,一扇把人引向广阔的世界的窗户。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体现艺术家本人的思想、观念。
传统的积淀:《红人》与《石头》
查: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作品书写的对象出现了《红人》系列,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周:《红人》系列一直都有。严格说来,与画《绿狗》的时间差不多。我画人物没有专门的人物题材,除了以前画藏族题材的那部分。后来,我很少以人为主体画了,人物基本是一个陪衬,但也许我下一个题材会以人为主。
查:那么,《石头》系列出现于何时?
周:《石头》系列更早是从1991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00年初,包括2001、2002年都在画,但是越画越少了。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中期画得比较多,我同时也会画一些花卉。那个时候,我更多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因为,刚刚接触中国传统画时很容易被它的符号、题材、风景、石头、花卉、树等等所吸引。不过,我主要以石头、花卉为主,因为石头是中国文人经久不衰的一个题材。
查:你最初画《石头》系列有没有你后来选择画绿狗、桃花那种偶然的因素?
周:画《石头》系列偶然因素是比较少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在画身边的人和身边发生的事情时,我就开始画了黑根及黑根的男女主人。从1995年以后画的人物,包括黑根都是有名有姓的,没有画比较抽象的人,要不就画自己,都是与我有关系的。之前,更多的是在大自然里面寻找有意思的石头形态包括一些花卉,可能是我刚刚从德国留学回来,更多想了解中国传统的一些绘画,那段时间很宝贵。我现在画的桃花,有很多因素是联想到以前的东西,现在画得不像当时那么直接的摹仿,更多的是画后面的东西。表面上看,是我自己的题材,但实际上在画树子、色彩的时候背后会想到很多很多。这是很自然的流露,而不再是表面地去画一个石头。
画太湖石与画其他石头有一点区别。我画太湖石也非常偶然。有一次我在画太湖石时,因为在石头的缝隙之间有很多红的土,我的画颜色一般比较夸张,容易把红土一下子就沾上红的颜色,那天就沾成了大红色而不是土红色,这是很偶然产生的效果。后来有一次我在给学生放作品的幻灯,学生就说,你的太湖石里面有色情和暴力的倾向,我说没有哦。过后仔细看红的土红色留下来的感觉,有点像女人流的月经。其实,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当然,有暴力的倾向是因为有血的感受。还有一种说法太湖石就是骷髅石,它给人有恐怖的感受,再加上血就有了色情暴力。我到苏州去了三次,当时看到石头有很多动物的造型、感觉太湖石很美,但没想到,很多事情都是很偶然的。
查:艺术创作中的偶在效应,正好说明人生存在的偶在性特征。这是在哪一年呢?
周:是1999年,到2000年差不多两年时间我都在画太湖石,直到2001年底至2002年底我才开始画绿狗。
查:现在看来,你当时画的太湖石还是有悲伤的情感在里面。
周:是的。
查:和你早期画的石头还不一样。
周:早期画的石头,从色彩看画得很美。这个太湖石如同白骨的颜色,再加上像血的红色给人比较压抑的感觉,可能有一定的力度。现在也不清楚,说不定哪天想起了又会画太湖石,太湖石这个题材本身就具有很深的文化含义,当你走进苏州那些园林看到太湖石组合的山,再联想到这个园子以前住的是啥子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等等,你会联想到很深远的景象。
查:是的,会联想到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爱恨交集。我自己的体会是,你把黑根死了的那种情感无意识地贯注在这个系列里了。
周:可能有点下意识。
语言更新中的主观的书写
查:所以,从你这几个系列作品的发展看,我认为有两个特征:第一,当你隔段时间再来画前面一个系列时,其实你后面画的系列包括一些艺术语言都是对前面的更新;第二点,在你整个系列里,实际有一个生命情感和文化的积淀过程。比如,你现在画桃花再画绿狗的话,其实和你以前画的是不太一样的,并且你把画桃花的一些语言也用在了画绿狗上。反过来,你画太湖石可能也会对你的绿狗有一个更新。艺术语言的叠加更新,其实标志着你个人的生命情感的积淀转化。
周: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其实,艺术家的作品很多时候是整个一条线连在一起的,不管你画哪个题材相互都有一些故事,或在情感上、或在语言上、或在时间上都有一种联系。我觉得这才是有意思的。每个艺术家各从其类。我自己是这种方式、这种类型的艺术家。
编辑:李洪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