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仍处在低端
0条评论 2013-08-07 10:46:51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动漫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仍处在低端

中国动漫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仍处在低端

中国动漫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仍处在低端 《秦时明月》3D比较业余

由于和制作方签订了保密协议,代工企业不会对外宣传,当然,文化作品中也不可能出现他们的名字,这直接导致有关这一行业的资料很少。但据说,全球90%的动漫作品,都有中国代工企业的参与。

辗转找到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他透露了一些信息。

据他介绍,这一行培育期,是从1999年到2005年。当时3D技术刚流传到中国。国内第一批3D教师,大多通过网络视频、论坛找资料等手段,自学成才,然后入行给游戏公司做培训。由于游戏公司和培训机构出价更高,良性循环的结果,优秀人才几乎都流向了各种相关的公司。

初入行的技术人员,南京月薪3000元左右,上海可达5000元。升为高级技术人员后,月薪8000元不在话下。工作也没有广告公司那么累。

接单,一般按工时收费。有些作品,工作量只有3天,也有些更长。小公司开价很低,如400元/天,大公司开价可达1000元/天。当然,小公司水平,一般达不到国际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爆料人认为,比起富士康“低门槛”“流水线”的工人,动画代工需要美术功底、艺术悟性,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并不属于“低端加工”。

但事实是,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上,它们确实处在低端。

假设一部全球发行的大片,成本1亿美元,其中5000万美元是制作成本,那么,大头必定是花在了演员身上,而其中占据影片相当篇幅的动画特技部分,只花费了很少部分资金找中国代工了,最终电影的全球票房可能卖出了10亿美元。

而我们究竟代工到什么程度了呢?

代工可分为3种。美术外包:如图片、特效、战斗界面的制作。程序外包:专门写程序。策划外包:顾名思义,当然是文化作品的灵魂,一般只有国内公司愿意策划外包,老外几乎不可能。此外,也可以“整包”,就是前3种一起外包给代工企业。

原本单子主要依赖欧美,但经济不景气后,欧美的订单日趋减少,日本客商沟通又比较“委婉”,并非最理想的合作对象,于是,现在国内单倒是越来越多。可是1万美元的单子和1万元人民币的单子,毕竟没有可比性。

问他,对目前当红的国产3D动画《秦时明月》怎么看?

他说:“里面的3D,在制作国际单的人看来,水平比较业余,模型比较僵硬主要。还是胜在剧情好。 ”

再问:“既然你们动画制作水平如此之高,为什么不去画原创动画呢? ”

他答:“不是不想做,而是代工赚钱快,原创动画估计没法养家糊口,更别说扬名了。 ”

尽管如此,他也依然表示:代工这一行,必须有毅力和爱,才能坚持下来,因为制作过程非常枯燥,所有员工,无一不是看日漫、美漫长大,才能进入这一行。

因而,问题依然在于“加工厂之殇”:中国已具备国际水准的制作技术,为什么仍然诞生不了一部震撼全球、影响持久的动漫作品?  

由于和制作方签订了保密协议,代工企业不会对外宣传,当然,文化作品中也不可能出现他们的名字,这直接导致有关这一行业的资料很少。但据说,全球90%的动漫作品,都有中国代工企业的参与。

辗转找到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他透露了一些信息。

据他介绍,这一行培育期,是从1999年到2005年。当时3D技术刚流传到中国。国内第一批3D教师,大多通过网络视频、论坛找资料等手段,自学成才,然后入行给游戏公司做培训。由于游戏公司和培训机构出价更高,良性循环的结果,优秀人才几乎都流向了各种相关的公司。

初入行的技术人员,南京月薪3000元左右,上海可达5000元。升为高级技术人员后,月薪8000元不在话下。工作也没有广告公司那么累。

编辑:田茜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