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申玲创作于1990年的油画《发廊系列》(局部)。这一系列作品被认为是具有标志性的青春实验之作。画家将人物抽象化,并运用强烈的色彩表达情感,向人们传递“自我”和精神自由的信息。
符号化图式探索更为隐秘的内心
事实上,写实走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已经悄然退出大张旗鼓的艺术思潮,那是都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现状,成为艺术家们更为关注的部分。由此不难理解写实性图式渐渐向符号化图式的转变,形象上的似与不似,已经不再重要。
其中,“玩世现实主义”嫁接西方波普主义与自身熟悉的现实主义,缔造出的“中国肖像”最是鲜明。耿建翌创作于1987年的《第二状态》即为这类作品的代表。这幅作品画的是几张大笑的脸,聚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某种表情,某种内心情绪的外化。画中人没有身份,却有个性。这样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寓言性,强调生活中的乏味和沉闷。日后,岳敏君、方力钧、曾梵志等人的“玩世现实主义”作品则又将一张张人脸予以夸张、变形。比如方力钧创造的独特符号,是一系列光头形象,似乎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无聊、麻木、荒唐的情绪;岳敏君创造的独特符号,是一系列咧嘴憨笑的自我形象,通过自嘲对社会大众的集体调侃,使得这一形象成了大众的代言人。
张晓刚1993年起创作的《大家庭》系列,则又为中国当代艺术平添了另一种图像标志。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采用了平涂式的画法,画中的男女老少均为中性化的,似乎从一个模子刻出来,予以区分的只有发型和服饰。像拍标准化的“全家福”一样,画中每个人的表情都平静得近乎呆滞,成了一个个扁平的影子。有艺术评论家认为,他是在以特殊的精神体验来指证社会病态。个性的压抑导致的强烈的修饰感或者“伪装”表情,是这一系列作品触动人心的主要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卡通一代”萌芽,画面中接二连三冒出图式时尚化、表现通俗化的人物形象。画下他们的,多为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游走在艺术与大众趣味之间,可谓这类艺术的一个共性。在陈可创作于2005年的油画《一年一次的蓝色火焰》中,两个有着糖果般色彩的女孩颇有些似日式卡通人物,她们紧闭的双眼、忧伤的表情却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有可爱,艺术家其实是想以卡通的方式传达对于现实的思考,刻画人在跨入社会时面临的困惑与迷茫。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