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画家杜尚:一个难解的迷
0条评论 2013-08-19 15:21:32 来源:《艺术当代》 

马塞尔·杜尚的作品

马塞尔·杜尚的作品

因为到现在为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什么东西也没有做,我觉得挺好。”“我反对所有的那些……小心翼翼的盘算,一堆非常逻辑化的原因:我是该选择绘画,还是该选择别的?是做个搞艺术的人,还是去结婚,有孩子,有房子……我没有那种预先的计划,我不为明天担心。”杜尚对艺术和艺术家所取的简单态度是:“……活着,画画,做一个画家--从根本上不意味着任何东西。实际上在今天事情还是这样。一个人想成为画家,是因为他想要所谓的自由,他不想每天早上去坐办公室。”“我不觉得艺术家是那种必须做出什么东西来的社会角色,好像他欠了大众什么似的,我讨厌这种想法。”“我有兴趣的不是艺术作品,而是做出作品的人。”

“一个个体,人之为人,人之为人的那个大脑,对我来说比他做出的东西要更有兴趣,因为我注意到许多艺术家只在重复他们自己。当然这是不得不如此的,你不可能总在创造。他们有这样的一种积习,使得他们,比如说,要在一个月里画出一张画来。一切取决于他们的工作速度,他们觉得他们欠了自己的社会每月和每年的画作。”“从根本上说,我不相信艺术家的创造功能,他和其他任何人是一样的人。他的工作是要做某种事情,那么商人也是要做某种事情……‘艺术’这个词是从梵文来的,它的意思是‘做’。现在每个人都在做些什么事,那些在画布和画框之内做东西的人就被称为艺术家。起先他们都是被称为工匠的,我更中意这个称呼。无论在世俗的、军事的、或是高雅的生活里,我们都是工匠。”

“我不觉得艺术很有价值。是人发明艺术的,没有人就没有艺术。所有人造的都没有价值。”“艺术是一种瘾,类似吸毒的瘾。艺术家也好,收藏家也好,和艺术有任何联系的人也好,都是沾了这种瘾。艺术的存在绝对不是如同真理的存在一般。”“为什么允许艺术家的自我四处泛滥并毒害空气?我们难道没有闻到空气中的恶臭?”“每天在这个世界上有6000个展览在举行,因此,如果为一个展览,艺术家就认为是他艺术的终结,或相反,是他艺术生涯的高峰,不是有点儿可笑吗?你必须把自己看成六千分之一,就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对做人的基本看法是:

“我喜欢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我不觉得我做的东西可以在将来对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因此,如果你愿意这么看,我的艺术就可以是活着,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那是不留痕迹的,不可见不可思的,那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我不相信‘个体’这个词,这个词是人造出来的。”因此“我对自己不认真。”“我什么都不信!‘信’这个词又是一个错误。就象‘判断’这个词。它们两都是很可怕的观念,但世界却建筑在其上。我希望月球上不会是这个样子。”“我拒绝接受任何现成的东西,我怀疑一切。”“我总是想着要放下自己已经有的包袱。”“我是非常不受诱惑的。”“本来我们这个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就是小而又小的一点,人们又老要摆出一种权威的面孔,这一点难道不够让人觉得好笑吗?”“我总觉得,如果把科学这类尺度稍微撑长一点,生活会变得更加有趣……当然我们毕竟要接受所谓科学的法则,因为这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事物的真相。也许它们只是幻相。

我们太看重自己了,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地球上的主宰,我对这一点非常怀疑。‘法则’这个词压根儿和我的处世原则相抵触,科学显然是一种封闭的循环,每50年或者某时候,新的法则一出,旧的就得全部改过。我看不出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推崇科学,因此我要给出另一种证伪,我全部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证伪,这就是我的个性,我就是不能对生活抱一本正经的态度,但是让一本正经带上幽默的色彩,倒是很有趣的。”“我们一旦把自己的思想放进词或句子中,事情全都会走了样。”“所有这些玩笑--上帝的存在,无神论,决定论,自由意志,社会主义者,死亡等等,都是一盘被称为语言的棋局中的子儿,只有当一个人不介意在这盘棋局中的输赢,它们才会对于他有娱乐作用。”

杜尚所说的这些对我们而言简单吗?似乎并不简单哪!他不要计划、盘算、渴望、追求,不要做艺术家、不高看艺术,“不相信什么地位”,甚至不看重自己。这对我们能行吗?我们需要很多东西,渴求很多东西,我们需要发愤,有为,建设,追求……所有杜尚不要的那些东西,我们一样都不舍得放弃。退一步吧,我们可以学习他的艺术:反权威!那么,我们究竟学到他什么了?杜尚的艺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用最省力的方式进行创作:在现成品上签个名就成。另一方面,他丝毫不畏惧进入任何最为细致繁琐的作品创作,他有几件作品都是极为耗时费工的活儿。他的《大玻璃》从画草图开始到最后停手,是11年时间,《手提的盒子》从1938年起动手,一直到他过世之后才全部装配完毕。他的最后一件作品《给予》,是用22年时间完成的。后人学他,蜂拥而去的只是他轻松省事的一面。这正象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SalvadorDali)讽刺的:现在“现成品覆盖了全球!一块15码长的面包已经被变成15英里长了!”有谁肯来学杜尚的耐心,收敛,缓慢,无求?因此可以说,我们并没有找到所谓“鼻子底下的简单真理”,或者说,简单的真理对于我们并不简单哪。那么杜尚对于我们意义何在?我们何苦非要去理会这个人,杜尚并不见得领这个情。他对自己一向低调,不喜欢看见自己被颂扬,被抬高。可气的只是,这个人活出了一种出众的美丽,让我们无法不去动心。尤其是眼下身处人欲横流的社会,人人活得焦躁、忙乱、辛苦、昏闷。

杜尚象一道清溪,一阵和风,一泓甘泉,一盏明灯,他的存在方式给了人一种安慰: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好好过,重新活,让自己从欲望里解放,从追逐中脱身,你可以赤手空拳,无名无位,但你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到你。你可以活出自由,活出潇洒,活出快乐,活出生命的真意。因此,我们还是得回到杜尚,还是得来探索,究竟“是什么使得他如此吸引人”。要探索杜尚的为人,必须走进他深深的内心,杜尚这个人最重视心灵,他的生活重心在内部,不在外部。他跟艺术决裂,也在于他看出了,我们所接受的那种艺术,实际在荼毒人心。在做一个社会性的艺术家(有名有利)和心灵自由之间,他选择后者。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亦非常自信,他从来也不需要向别人说明、解释、或宣扬自己。

编辑:admin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