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才岳:清代青花瓷鉴藏之釉面
0条评论 2013-09-12 09:45:05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潘才岳

图16——乾隆青花大碗

图16——乾隆青花大碗

这件是乾隆时期的,其底部与器身是属于同一样的釉。而这具体的原因也很难解释得清楚,但笔者平时在博物馆及拍卖行、古玩市场及一些泰斗级藏家前辈们家中所见到及上手的基本都是这样。

(图17/光绪青花)

(图17/光绪青花)

(图18/康熙青花)

(图18/康熙青花)

光绪时期的青花色阶跳跃大,也就是说其深的部分很深色,浅的部分则很浅色。而在同一件器物上所表现的,康熙时期的色阶也多,但没有这种强烈的跳跃感。康熙也有变化,但不会很明显的深浅突变。

简单地说,就是康熙时期瓷器身上的釉色是属于渐渐地变。这时的不会只用最深的与最浅的两种,从而形成明显的对比。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现象理解为,光绪时期的造瓷工匠要提高效率,而没有那么花时间细工慢做。说白了,这一切都是当朝时期的审美变化、人工效率及工具因素而造成的。以上这种探索技制瓷艺演化过程的思路,是一条分析各时期古董特点的主线。

由于经验及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暂未能进一步地全面剖析甄别清代瓷器的鉴定突破点。对本内容若有质疑者,欢迎论证。

2013年7月5日 凌晨

作于【岳宝轩】

新浪微博:@潘才岳 http://weibo.com/1887989325/profile?topnav=1&wvr=5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