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披着袈裟的画家
0条评论 2013-10-22 10:13:52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顾乐渠

朱怀仁 作品

朱怀仁作品

晚清咸丰年间的一天,景色似画。浮云如涌的九华山的一座寺庙里,众和尚在木鱼声中念起经文,一位三品参将落发为僧了。这位参将正是日后晚清海派画家——虚谷,他名朱怀仁,出家后法名虚白,虚谷是他的字,号紫阳山人。

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朱怀仁出生于新安的一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今安徽歙县),官至三品的参军。

为了避免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杀戮,更为了追求无牵无挂、天马行空似的极为叛逆的自由,他丢弃了多少世人在孜孜以求的浮云般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落发为僧。

然寺庙里的晨钟暮鼓、佛号声声、天天茹素的修行让虚谷又一次选择了云游。毕竟最终没舍去身上的袈裟,从此,一支画笔、一壶酒,借居寺庙,泼墨挥毫,神游于丹青间,成了一名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画僧。

一拳打破去来今

“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虚谷不一般的个性成就了他不一般的画风。

虚谷作画喜用干笔、破笔以侧锋或逆锋作颤动而尖硬的线条,断续穿插。这种看似稚拙的笔墨却能笔断而气连,古拙而醇厚,含蓄而灵动,苍劲而清秀,枯而不燥,密而不乱。

他常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作品从斗方册页到长卷立轴各种形式均有,以其独具个性的书法用笔横拖竖点,突破传统、独树一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梅鹤图》,展现了他的用笔、用墨、用色的特点。梅树以湿笔淡墨写出,后以干笔复加勾点,线条断续顿挫,笔断意连,梅枝显得苍劲中带着灵秀,有清清的韵味。梅花以圆笔勾画,瓣似珠玉,稚拙古朴。鹤用笔极简,以浓墨写头尾羽。画面总体清淡,鹤顶点以朱红重色,这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使整幅画活了起来。

虚谷的金鱼也十分有特色。这些金鱼都有一双突出的大眼睛,躯体肥硕方整,短尾摇曳,多作正面游弋之态,让人见了,不愿离去。虚谷的松鼠同样突出一双大眼,蓬松的尾巴扬起上翘,取俯冲直下的动势,茸茸的毛皮以干笔皴擦而成,显出其皮毛的蓬松柔软,灵巧而稚拙。虚谷善于虚实相间艺术手法,使他的每幅画都那样的耐人寻味,让人爱不释手。
虚谷长期居住在上海这个新兴的近代商业都市,也必然会受到市民文化思潮的影响,笔下也难免涉及一些富贵祥瑞的世俗题材。他的枇杷画得淡雅清新,有时却会提上“树结宝珍”让人感到俗之又俗。稚拙可爱的金鱼旁又会出现“紫绶金章”等字样。这可能也是海派画家的与众不同吧。

他的物象塑造趋于单纯和符号化,在华新罗的基础上又有大胆的夸张变形,从而形成自己的特有的几何似的造型,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好友吴昌硕曾题虚谷《佛手画轴》赞云:“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辣阑华药谈风格,旧梦黄炉感不禁。”

(艺术品鉴定师    顾乐渠)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