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长物:豪门陆质雅与齐白石的奇缘
0条评论 2014-01-22 10:08:3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孙炜

陆质雅收藏齐白石印:无限江山任夕阳

陆质雅收藏齐白石印:无限江山任夕阳

陆质雅收藏齐白石的朱文印章“好雨知时节”

陆质雅收藏齐白石的朱文印章“好雨知时节”

陆质雅收藏齐白石印:饮寿

陆质雅收藏齐白石印:饮寿

二、收藏齐白石篆刻的历程

“处心积虑”的陆质雅,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总共收藏到齐白石篆刻艺术作品五百余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注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宝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郞绍君说,“齐白石一生为人刻印无数,但为一个人刻大量作品,我只知道有两位,一是朱屺瞻,一就是陆质雅。”他还说:“陆质雅收藏的这批白石作品,绝大多数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齐白石篆刻艺术的成熟期与高峰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实际上,朱屺瞻一生收藏了齐白石篆刻作品总共是八十余方,从数量上看,还不到陆质雅收藏齐白石作品的五分之一。

陆质雅收藏齐白石印章,从其订制的时间上看,有一个发展过程。从1922年到1931年的八九年间,陆质雅每年索刻的齐白石印章仅仅只有几方而已。(此处是指带年款的印章,而无年款的难以确定,但无年款的数量不会超过带年款的印章。据目前的统计,无年款与带年款的印章相比要少得多。)如1923年1方、1924年4方、1925年1方、1926年5方、1927年无、1928年1方、1929年无、1930年4方。

但是,到了1931年,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陆质雅一下子索刻齐白石带年款的印章数量陡然提升:1931年是13方,然后逐年在增加,1932年为19方,1933年为49方。到了1934年,恰逢陆质雅的50岁大寿之年,他索刻的齐白石带年款的印章更是多达88方,如果加上无年款的印章,应该接近或者超过百方之多,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这一变化表明,陆质雅对待齐白石艺术的态度,是随着齐白石在国内国外的知名度上升,开始急遽转变,而他收藏篆刻印章的理念也随之做出调整,就是由原来“百家石印吾有八九”的整体(面)收藏,转而进行专攻一人(点)“一不为少”(入印于1936年)的收藏。

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北堂收藏齐白石的印章已经进入尾声。

1946年的年底,齐白石与溥儒联袂在上海办画展。陆质雅赶到了齐白石下榻的住所,齐白石那里已经是高朋满座,等了半天后才匆匆见了一面,说了几句话又不得不匆匆告别。不过,齐白石还是给他带来了两方印章:“生不事人主”与“清极不知寒”。而这两方印章的边跋极简单,一为“丙戌,白石刊”,一为“质雅兄正刊,丙戌,白石”,再无往日的亲热劲了。此时,齐白石越老越矫健,已经红得发紫,而陆质雅也已不是当年风光无限的地产商,开始过上了平静的寓公生活。

转过了年,就是1947年,齐白石将承诺的最后一方印“梅花手段造化神功”寄给了陆质雅。此后,陆质雅再也没有收藏到齐白石的印章,他们之间的印缘到此也就彻底结束了。

1964年陆质雅去世后,北堂收藏的这五百余方齐白石印章由其后人收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散出。据笔者所知,这些印章中的绝大部分均过了王文甫先生之手,其中包括文前所说的北京匡时2013年春拍之“北堂长物”朱文印。

其实,“北堂长物”是陆质雅的自用印。所谓“长物”,原指自己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喜好的东西。显然,陆质雅索刻这方印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怀:自己最自豪的收藏就是这批齐白石的印章!

王文甫先生说:“在所有北堂的收藏中,'北堂长物'印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意义非同寻常!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