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粉压制而成的玉器,灯光下可见其内部结构均匀,没有天然纹理。
古玉造假的花样之多,若非行家,难以窥探其中奥妙。
从左到右为韩国玉、玉粉压制的玉、俄罗斯玉,造假者用来它们代替昂贵的和田玉。
【做旧】
强酸强碱打蜡抛光,新玉变古玉
用动物皮毛,沾上很细的金刚砂,给玉器做抛光,抛出的光比较柔和,接近真正古玉器的老氧化光,一般人很难分辨出这是仿品。
低仿:强酸强碱泡出的“古”玉
中仿:粘上墓土的“古”玉
低仿品集中在北京十里河文化街、河南石佛市。这些地方大多做批发,一般地摊上99%以上全是这种假货。
采用强酸、强碱液体,把杂玉、地方玉做旧,做出假的灰皮、沁色等。低仿多为批量生产,有的造假作坊还会把仿冒的古玉器埋在土里一段时间,减少“化学味”,增加“出土味”。
酸性做旧的手法是,把质量较差的岫玉、青海玉以及其他地方普通玉,用稀释氢氟酸、硝酸、硫酸等作成溶剂,把新玉器放进去,浸泡4―10个小时,产生氧化的灰皮。但是,这种方法把玉的结构都完全破坏掉,玉器的颜色、味道都不一样,做出来的沁色和埋在地底下用时间慢慢氧化而成的沁色完全不同,一般显得比较漂、浮;也没有产生自然的老氧化次生物;闻上去有化学药水的味道,比较冲。浸完后再打蜡,用BB油或蜡油做出古玉器的假光气。这一切过程都是机器做的,速度快、成本低。
碱性做旧,则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硅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稀释,其余过程和酸性做旧相似。
玉器的一些地方要加颜色,浸泡之前,造假者会先做好沁色准备,用蜡把玉器的局部地方封住,即进行“隔离”,使得这些地方不会染上颜色。一般可以做出红、黄、黑等多种颜色。红色一般用朱砂染色,黄色则用高锰酸钾,黑色可用硫化汞、黑色染料、黑梅汁等进行染色。
中仿:粘上墓土的“古”玉
中仿品集中在安徽蚌埠延安路和光彩文化城,江苏徐州邳县,山东一些地方。这些仿品一部分流向地摊,一部分流向古玩店,一部分卖给刚入门的玩家。
相对低仿品来说,中仿品的用料会好一些,有青海玉、俄罗斯玉等。用俄罗斯玉的,利用玉石的原皮来做假沁色。用青海玉的,在打磨加工上做得比较到位。
中仿有不少重要环节,其中之一是做假的包浆。造假者使用很细的打磨砂,用手工进行抛光。有的造假者还会给做好的玉器粘上真正的墓土,具体是用胶水或蜡状物涂在玉器上的某些地方,然后放到墓土里进行黏合。这样做出来的墓土一般形状成片、质地较硬。但是,真正的墓土经过千百年的时间后,其实是松的。
真的古玉器表面伴生物有一些胶性的东西,使得其附着力比赝品强,用开水冲洗古玉时不容易将其冲洗掉,必须慢慢清理。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