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所有古玉都有收藏价值?
0条评论 2014-05-12 14:01:3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许悦

玉耳杯

玉耳杯

琉璃卧马

琉璃卧马

玉花形发冠

玉花形发冠

玉回首卧马

玉回首卧马

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尤其是古玉,发展史长达八千年,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礼仪、等级和审美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可以说,玉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史的缩影。

在广东,古玉收藏向来相对于书画、瓷器收藏较为小众,但正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的民间古玉藏品展颠覆了人们对广东藏玉的惯有认识。虽然只是民间藏玉展,但藏品涵盖上至距今5000余年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下至近现代时期,让几位国家级专家都连连感叹“实属罕见”。

古玉为何少大器?

主持人: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因为年代跨度很大,很多人习惯把古玉分为高古玉、中古玉、近古玉,这是怎么区分的?

云希正:目前对高古玉、中古玉、近古玉的时代划分并不完全一致,我是倾向于把汉代以前的古玉划分为高古玉,包括新石器时代还有夏商周三代;汉代以后的属于中古玉;近古玉的时代划分现在也不完全一致,有的人把明代以后的玉器视为近古玉,有的人把清代、民国的玉器直接划归近现代玉器。

主持人:各个时期的玉器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但我们发现,古玉的个头普遍比较小,就像这次的“拾贝斋藏玉精品展”,一件长38.8厘米的“玉钺”,就被视为“钺中之王”,这是为什么?

刘云辉:古玉也有大器,但的确比较少,以小件为主,这主要是受当时的材料所限。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玉璧、玉琮都是和田籽玉,是当时皇室用的东西。那时候巴掌大的一块玉就很了不起了,大件的玉器一般材质都不是特别好。

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有几个高峰,汉代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峰,当时的玉器制作量很大,有礼仪玉、装饰玉、葬玉、生活用玉等。特别是西汉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东汉时班超再次打通这条线路,这使得大量来自新疆的优质和田玉料可以进入中原地区。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经济萧条,玉器发展进入低谷。而且当时道教发展起来,人们将玉看成是延年益寿的药物,一度出现“食玉”之风,认为“服玉者,寿如玉”,这对玉器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还有相信金缕玉衣可以防腐,这是中国玉文化的糟粕,但并不是主流。中国的玉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国玉器八千年绵延不断,至今仍在生产与使用。而世界其他两个古代玉器产地——中南美洲玛雅文化和新西兰毛利人的玉文化流行时间很短,而且器形种类单一,不像中国的玉文化根植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非常了不起。

古玉收藏不单只是和田玉

主持人:玛瑙是古人非常看重的宝玉石,水晶在古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似乎一般的藏家收藏的古玉都仅限于和田玉,这是为什么?

云希正:不是藏家不愿意收,而是这两种制品比起和田玉的制品要少得多。水晶、玛瑙被地矿学者称为半宝石,文物鉴赏家称其为非主流玉器,但它们在广义的玉料家族中占有显要位置。今天看来,水晶、玛瑙蕴藏丰富,但古水晶、玛瑙制品遗存较少,真品难寻。

事实上,水晶、玛瑙的开采与使用,是和玉器同步的。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就曾利用水晶作为打制石器的原料,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使用玛瑙、水晶制作简单的工具和人体装饰品,但品种、数量比较少,远不如玉器制作发达。玉、水晶、玛瑙有着共同的时代特征,制作工艺也基本相同。

从西周开始出现的“组玉佩”,除了玉璜、牌形饰为主体外,串联其间的珠、管首先玛瑙。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水晶、玛瑙制品的范围扩大,创新增多。当时将水晶制品镶嵌在高等级剑具的剑首,文献上称为“明珠标首”;玛瑙制品装饰在剑鞘上,古人视作“红玉”。

和田玉在王室中的主导地位是慢慢建立起来的,王朝的建立就是和田玉大规模东输的最重要动力。从夏朝开始,和田玉东渐,到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大量和田玉料进入中原地区,最终确立了和田玉在王室中的主导地位,其他地方玉就成为了陪衬。

主持人:古玉的材质除和田玉、玛瑙、水晶以外还有哪些?

刘晓雄:还有绿松石、青田石、琥珀、煤精、琉璃等等。玉的定义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玉只包括软玉和硬玉。

主持人:现在出土发现的一些琉璃璧,是不是就是当年用琉璃仿制的玉璧?

刘云辉:没错,古代玉材很珍贵,皇帝墓葬里就发现有璃璧殉葬。在古代就已经有真玉和假玉之分,文献有记载,汉代举行祭祀活动时,不能用假玉,宁可小一点都要用真玉。但到了唐代,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祭祀也开始有假玉出现,出现了琉璃璧。在墓葬中,柱子本来是要用玉做的,但后来也开始用花石替代了。

但在真玉和假玉的区分上,古人是很清楚的,真东西就是真东西,代替物就是代替物,不像现在的作假几乎都可以乱真了。

云希正:所以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眼力的人,玩古玉都要自己学会识真辨伪。这句话大家都常说,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包括我们在这行工作了几十年,到现在都要很谨慎。

编辑:江兵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