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兴涛:雕塑是不断被追认的结果
0条评论
2014-06-17 16:17:26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崔付利
“真实的贋品——焦兴涛个展”于5月23日在台湾华山1914蒸馏室开幕,访谈上半部分(焦兴涛:雕塑不仅仅是一种纯粹作为观赏的对象)主要围绕展览主题“真实”、“赝品”展开,并继而展开对何为雕塑的讨论。但如果离开现有的艺术生产体系,雕塑又是如何存在的?羊蹬项目在就是基于这样的语境发生和展开的,它发生在一个封闭、无意传播的艺术体系中,但它不是一种乡村乌托邦式的想象,也不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对乡村生活的改造。焦兴涛在用一种“艺术协商”的方式来探索艺术与社会现实相互关系的新的可能性。它能否给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一种新的经验,羊蹬项目和焦兴涛早期“金属焊接”系列有着哪些脉络上的联系,它和中国传统之间又有着哪些关系?
99艺术网:之前孙振华老师讲座有提到一个叫“冯豆花美术馆”的艺术项目,从中了解到最重要的可能是艺术或艺术家在介入社会中的态度问题。而您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冯豆花美术馆最直接的效果是,他们的豆花生意好了很多!”。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自我标榜的艺术家也在做类似的实验项目,但表现出来的确是一种一种高姿态,同样是介入社会,但总觉得他是站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焦兴涛:在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最重要的讨论就是:什么是雕塑?在我看来,雕塑一直是一种被追认的概念。今天看狮身人面像,毫无疑问它是一件雕塑作品。但是,它对当时的埃及人来讲是有着巨大实用价值的,因为他们相信它是守护灵魂的替代物,而不是因为它的审美价值所存在,更不是一种精神化的东西。在古代艺术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看到的艺术品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实都是被追认的结果。我很认同杜威“艺术即经验”的提法,对一个部落的战士而言,一座雕像的实用价值远远大于他的长矛。如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预设了做艺术或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标准?无非是我们对过去追认所形成的艺术形态的一个认定。从这个角度讲,当毫不怀疑地套用过去艺术形态的艺术形式、工作方法的时候,今天的艺术行为无形中变成了“刻舟求剑”,你以为手中的那把叫“艺术”的剑,其实已经和今天失去了联系。如果认识到这一点,艺术或艺术家何为在今天是无法定义的,它需要后面去追认这是不是雕塑或艺术。
“羊磴艺术合作计划”已持续两三年,之前孙振华博士讲座中提到过“冯豆花美术馆”的部分,其中有大量的东西甚至和实体雕塑是没有关系的,假如按照上面的说法,它和雕塑似乎也有关系。艺术是不是有一种态度?它能否在一个特定场合自然地进入日常,甚至能够在日常中各取所需?艺术如果不是独立存在,那它和社会能否进入一种协商状态?我认为是有这种可能的。我们理解的艺术态度是极致个性的张扬和发挥,越个性、越远离日常越好。这让我想到,经常有人在得知我是做雕塑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表达了他们的疑惑:艺术家不都是长发吗?我说现在长头发的都在发廊洗剪吹去了。其实,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艺术的模式化理解和普通人对艺术家形象的根深蒂固差不多。这提醒我们需要尝试着去改变对预设的“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99艺术网:您一直强调“不仅仅是视觉的雕塑”,那雕塑除了视觉的部分,我们还忽略了什么?
焦兴涛:雕塑只有离开视觉,离开观看才可以更具体地来讨论,我倾向于不把雕塑当作一种被观看的对象,也不是被观看的客体和审美的客体。如今,雕塑似乎走进了一个谜局,它不象绘画的现状那般清晰,雕塑这个概念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尤其博伊斯提出“社会雕塑”概念后,他为什么会用雕塑这个词?其实这和我们理解的雕塑毫不靠边,但是他就要用这个词!当然这和他曾经学过雕塑有关,但他不见得非要用雕塑这个词来定义他的工作呀!我会想,这说明这个词蕴含着一些东西,是别的词汇所概括不了的。我们再看看罗曼辛格,他几十年中把自己弄得像个巫师一样,或者说他自己玩得不亦乐乎,但他影响了国内很多做行为和表演的艺术家。最近,我看他一个采访,其中问他怎么定义自己的工作,他回答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雕塑家——毫无疑问,其实这跟我们理解的雕塑什么关系都没有。雕塑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也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愿意自我定位为一个雕塑家。
99艺术网:前不久第二届“明天”当代雕塑展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展览作品叫人眼前一亮,同时表现出精致化和趣味性倾向。您曾经在《新具象雕塑》中也提出过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焦兴涛:其实“明天”当代雕塑展第一届现场很丰富。我和孙博士还有向理都觉得第一届好像比第二届更生猛一些,第二届的确有些精致化的倾向,不过这个事情是很难避免。孙振华博士认为“明天”雕塑展应该立足于西南,发掘一些比较生猛和不一样的东西。当时我就提到他是站在全国的角度而希望能看到西南不一样的东西,但我是希望这里的学生能够看到全国的作品,因为这个展览必须围绕教学而展开,这个现场才是有价值的。大家至少能看到这样层面的一个展览,它的质量、品质如何,大家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雕塑系的学生非常清楚展览应该怎么做。
第二,西南资源有局限,无法支撑一年一度的展览和评奖,这两个原因导致了第二届“明天”雕塑展不能延续以前的方式。第一届“明天”雕塑展比较偏重策展人化或者叫个人化,感觉哪些作品有意思我们就会邀请过来。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作品给人的印象很强烈,因为作品本身所呈现出的东西就很激烈。本届组委会一共有八个人,大家一起推荐、投票。投票一定存在趣味共同体,所以你自己觉得好的作品不一定就能入选,但展览本身只能这样,或许以后也可以改进。
在研讨会上其实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刚提到的这些问题是一个相对更小的角度。但当代雕塑本身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影响远远没到我们想象中那么高的程度。就从八大美术学院雕塑系来看,当代雕塑能够成为一种教学和创作的方法也就在那么几个学校而已。提到的精致化、趣味性的问题,其实还需要更多的年轻雕塑家走到现在这步再谈才更有代表性,因为现在当代雕塑的普及性还远远不够,甚至还不清楚它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概念。不管是批评家还是理论研究一般关心最顶尖的那部分,假如没有重要突破很难进入他们的视野中,但当代雕塑的整体发展、普及程度的延续还需要持续很多年的工作。这就是皮力在研讨会上提出形式研究重要性的原因,你们认为当代雕塑开始走向趣味化,但他认为对当代雕塑形式、趣味、材料的尝试和研究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才刚刚开始。这么多年,真正优秀的当代雕塑作品屈指可数,这和传统写实雕塑根本无法抗衡,从这个角度讲,哪怕部分作品存在精致化的倾向也是很正常的。
前几天,在北京看了几个798的展览,有一个感受:无论这些画廊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也不论作品在概念形式方法上有多大区别,你能感觉到这些都是在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体系中的一部分,现有的艺术的生产机制和体系决定了艺术作品的面貌,本质是由今天当代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体系决定的,艺术家绕不开这些。但如果想真正有所突破,或者要想做的足够让自己兴奋就得必须自觉离开当代艺术的生产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一些独立于现在这个体系之外的东西,也才能提供一种新的经验。
99艺术网:之前孙振华老师讲座有提到一个叫“冯豆花美术馆”的艺术项目,从中了解到最重要的可能是艺术或艺术家在介入社会中的态度问题。而您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冯豆花美术馆最直接的效果是,他们的豆花生意好了很多!”。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自我标榜的艺术家也在做类似的实验项目,但表现出来的确是一种一种高姿态,同样是介入社会,但总觉得他是站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焦兴涛:在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最重要的讨论就是:什么是雕塑?在我看来,雕塑一直是一种被追认的概念。今天看狮身人面像,毫无疑问它是一件雕塑作品。但是,它对当时的埃及人来讲是有着巨大实用价值的,因为他们相信它是守护灵魂的替代物,而不是因为它的审美价值所存在,更不是一种精神化的东西。在古代艺术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看到的艺术品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实都是被追认的结果。我很认同杜威“艺术即经验”的提法,对一个部落的战士而言,一座雕像的实用价值远远大于他的长矛。如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预设了做艺术或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标准?无非是我们对过去追认所形成的艺术形态的一个认定。从这个角度讲,当毫不怀疑地套用过去艺术形态的艺术形式、工作方法的时候,今天的艺术行为无形中变成了“刻舟求剑”,你以为手中的那把叫“艺术”的剑,其实已经和今天失去了联系。如果认识到这一点,艺术或艺术家何为在今天是无法定义的,它需要后面去追认这是不是雕塑或艺术。
“羊磴艺术合作计划”已持续两三年,之前孙振华博士讲座中提到过“冯豆花美术馆”的部分,其中有大量的东西甚至和实体雕塑是没有关系的,假如按照上面的说法,它和雕塑似乎也有关系。艺术是不是有一种态度?它能否在一个特定场合自然地进入日常,甚至能够在日常中各取所需?艺术如果不是独立存在,那它和社会能否进入一种协商状态?我认为是有这种可能的。我们理解的艺术态度是极致个性的张扬和发挥,越个性、越远离日常越好。这让我想到,经常有人在得知我是做雕塑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表达了他们的疑惑:艺术家不都是长发吗?我说现在长头发的都在发廊洗剪吹去了。其实,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艺术的模式化理解和普通人对艺术家形象的根深蒂固差不多。这提醒我们需要尝试着去改变对预设的“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99艺术网:您一直强调“不仅仅是视觉的雕塑”,那雕塑除了视觉的部分,我们还忽略了什么?
焦兴涛:雕塑只有离开视觉,离开观看才可以更具体地来讨论,我倾向于不把雕塑当作一种被观看的对象,也不是被观看的客体和审美的客体。如今,雕塑似乎走进了一个谜局,它不象绘画的现状那般清晰,雕塑这个概念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尤其博伊斯提出“社会雕塑”概念后,他为什么会用雕塑这个词?其实这和我们理解的雕塑毫不靠边,但是他就要用这个词!当然这和他曾经学过雕塑有关,但他不见得非要用雕塑这个词来定义他的工作呀!我会想,这说明这个词蕴含着一些东西,是别的词汇所概括不了的。我们再看看罗曼辛格,他几十年中把自己弄得像个巫师一样,或者说他自己玩得不亦乐乎,但他影响了国内很多做行为和表演的艺术家。最近,我看他一个采访,其中问他怎么定义自己的工作,他回答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雕塑家——毫无疑问,其实这跟我们理解的雕塑什么关系都没有。雕塑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也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愿意自我定位为一个雕塑家。
99艺术网:前不久第二届“明天”当代雕塑展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展览作品叫人眼前一亮,同时表现出精致化和趣味性倾向。您曾经在《新具象雕塑》中也提出过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焦兴涛:其实“明天”当代雕塑展第一届现场很丰富。我和孙博士还有向理都觉得第一届好像比第二届更生猛一些,第二届的确有些精致化的倾向,不过这个事情是很难避免。孙振华博士认为“明天”雕塑展应该立足于西南,发掘一些比较生猛和不一样的东西。当时我就提到他是站在全国的角度而希望能看到西南不一样的东西,但我是希望这里的学生能够看到全国的作品,因为这个展览必须围绕教学而展开,这个现场才是有价值的。大家至少能看到这样层面的一个展览,它的质量、品质如何,大家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雕塑系的学生非常清楚展览应该怎么做。
第二,西南资源有局限,无法支撑一年一度的展览和评奖,这两个原因导致了第二届“明天”雕塑展不能延续以前的方式。第一届“明天”雕塑展比较偏重策展人化或者叫个人化,感觉哪些作品有意思我们就会邀请过来。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作品给人的印象很强烈,因为作品本身所呈现出的东西就很激烈。本届组委会一共有八个人,大家一起推荐、投票。投票一定存在趣味共同体,所以你自己觉得好的作品不一定就能入选,但展览本身只能这样,或许以后也可以改进。
在研讨会上其实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刚提到的这些问题是一个相对更小的角度。但当代雕塑本身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影响远远没到我们想象中那么高的程度。就从八大美术学院雕塑系来看,当代雕塑能够成为一种教学和创作的方法也就在那么几个学校而已。提到的精致化、趣味性的问题,其实还需要更多的年轻雕塑家走到现在这步再谈才更有代表性,因为现在当代雕塑的普及性还远远不够,甚至还不清楚它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概念。不管是批评家还是理论研究一般关心最顶尖的那部分,假如没有重要突破很难进入他们的视野中,但当代雕塑的整体发展、普及程度的延续还需要持续很多年的工作。这就是皮力在研讨会上提出形式研究重要性的原因,你们认为当代雕塑开始走向趣味化,但他认为对当代雕塑形式、趣味、材料的尝试和研究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才刚刚开始。这么多年,真正优秀的当代雕塑作品屈指可数,这和传统写实雕塑根本无法抗衡,从这个角度讲,哪怕部分作品存在精致化的倾向也是很正常的。
前几天,在北京看了几个798的展览,有一个感受:无论这些画廊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也不论作品在概念形式方法上有多大区别,你能感觉到这些都是在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体系中的一部分,现有的艺术的生产机制和体系决定了艺术作品的面貌,本质是由今天当代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体系决定的,艺术家绕不开这些。但如果想真正有所突破,或者要想做的足够让自己兴奋就得必须自觉离开当代艺术的生产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一些独立于现在这个体系之外的东西,也才能提供一种新的经验。
编辑:陈伟静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