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雕塑作品往往被认为是只可远观,不可近触的视觉艺术,然而在二十年前,中国美术学院曾经举办过一次特殊的雕塑艺术展:雕塑家李秀勤为盲人朋友们创作了《触觉·凹凸》系列雕塑作品,请来盲人学生们用手触摸,感受作品的丰富形态和寓意,当年这场超越视觉艺术的雕塑展以其关注生命、呼吁平等的正能量在国内艺术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在之后的二十年里,李秀勤以超乎常人的执着和坚守,用雕塑艺术诠释着触摸带来的关于生命的细腻诗意。此次南京国际美术展邀请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艺术家李秀勤,为观者展现当代雕塑艺术家如何让艺术品脱离纯粹的展示与欣赏,将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真正融入人性的触摸中。
李秀勤,1953年11月23日生于山东青岛。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赴英国斯莱德美术学院研修一年。1999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讲学。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浙江雕塑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获奖作品有:《触觉·凹凸》个人展,获永芳艺术创作基金奖章和奖金;《桥》获威海国际雕塑大赛中最佳作品提名奖,曾参加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奖。
李秀勤说,自己早年创作时因为风湿热一度几乎失明,这样的几乎失明的经历,为她的雕塑创作创造了冲动并积累了题材的来源,然后她到英国留学,接触了大量的西方现当代雕塑,这些现当代雕塑的语言方式开始进入了李秀勤的艺术实验中,其中一个结合点就是她将雕塑与盲文结合起来,并将盲文雕塑化。从成形的艺术上来讲,盲文在李秀勤的雕塑中既作为了一种题材,同时也是一种“自带的语言”,李秀勤认为,凹凸本身就是雕塑的质感。盲文的“点”对盲人来说是一种文字,然而等到李秀勤把这些“点”转化为雕塑时,它多了一层空间关系。
1992年开始,李秀勤开始思考盲文凹凸的触觉与雕塑语言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考让她的创作开始转型,最初,在浙江盲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她完成了十五件盲文雕塑作品,它们是被雕塑语言放大的盲文书,李秀勤把这组作品命名为“触觉-凹凸”。
1993年,李秀勤在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举办了她英国留学回国后的第一次个展--“触觉-凹凸”。那是在一个学院派雕塑非常坚固的年代,人们还没有对艺术连接社会有所思考,李秀勤就以她的社会实践--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完全是一种社会实践中的艺术--来拓宽艺术的定义。当然“社会雕塑”是其源头,盲文雕塑化之后,不只是一种盲人的阅读功能,还有盲人的空间想象功能,非盲人的视觉功能与凭借雕塑作品所形成的与盲人人群的沟通关系。
在当代雕塑中,极少主义为雕塑的现场作了拓展,波普为雕塑的素材提供了新的方向,雕塑装置化和雕塑行为化就此打破了雕塑的边界,这是一个与其说是雕塑走向非雕塑,还不如说是从观念艺术而来的当代艺术对雕塑手段的借用,它包含了一种生活,一种社会活动,一种艺术的再发展,而雕塑是作品得以生长的原初支点。李秀勤的作品带着“再波普之后”和“再极少主义之后”的阐释,把艺术带入了社会现场,她的作品首先是图像(在这里是盲文作为图像)挪用而不是将形式作为其唯一的目的,尽管有图像信息,但其形式的最后结果,决定了李秀勤的雕塑不是简单的叙事,而是现成品中所包含的特定社会态度的提示,就像在作品中看到的那样--盲文在造型上以夸张的比例放大。
从1993年的“触觉-凹凸”展开始,在以后的二十年间,“盲文”题材和语言在李秀勤的作品中得到了各个角度和各种媒材上的展开,李秀勤2013年的作品《自渡》由轮椅和圆转盘做成的桌子组成,上面刻有盲文,轮椅让人无比感伤,转盘可以不停的转,人们就在这种转动的时间过程中感受到盲文的凹凸,并让流逝的岁月变得如此有手感。而《铁路》则更为鲜明直接,那些铁轨原意依然是凹凸,它已经不是简单的铁轨,铁轨形成的立体的线开始是盲文的“点”,而现在是“点”和“点”之间的积点成线,由盲文的“点”延长成“线”的铁轨的作品显然与人生征途有关。
随着二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李秀勤以她在雕塑与非雕塑之间的自我拓展,显示出她的个性和恒心。艺术对社会到底有什么用?就像有人问李秀勤,她用雕塑来关心盲人世界,对盲人的作用是什么?李秀勤说,艺术在社会中就像人在社会中一样,这是艺术的一个自我诉求,这是一个从自身的双眼几乎失明到对盲人群体的体会,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灵,才会自然生长出人对其他人以及社会的理解和关心,这是一种过程高于结果的体现。如同李秀勤的作品《生》:一个从盲文书的雕塑中取出来的盲文字“生”,“生”的每个“点”被放大成圆柱式的雕塑,它带着李秀勤二十年的心灵呼吸与草木一起生长,让它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生”的雕塑。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