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功甫帖》“科学辩证”的再辩证—答王朴仁先生
0条评论 2014-07-16 15:51:23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林霄

四、关于墨色以及自然书写特征问题

图6 ,左张即之速度快,右赵孟俯速度稳,皆不易看不出墨色的变化
图6 ,左张即之速度快,右赵孟俯速度稳,皆不易看不出墨色的变化

功甫帖墨色极黑,是宋代松烟墨的特点,与本人所见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多件宋人、元人法书的墨色相类,从正面看,除了飞白处,很难发现墨色变化,比如藏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张即之书金刚经》、《赵孟俯湖州妙严寺记》,纸张墨色皆与《功甫帖》类似,以张即之之迅,赵孟俯之稳,皆不易看出墨色变化,这样的例子宋人法书中比比皆是(图6)。

其实不是看不见,而是不易看出来,所以本人才将《功甫帖》的背光照公布,使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见到墨色变化的自然书写特征。

是否看得见墨色变化,取决于行笔速度和纸绢材质。速度快比慢的易显变化。楷书慢于行书;行书慢于草书。纸质紧密、表面光滑的纸张;比纸质松、面不光的纸易显变化。如果要比较,应该取纸质相似、同是松烟墨的宋元人书法,才是科学的对比方法,即使在相同用墨的情况下,不同纸绢,也不能用来作比对。比如说,蜀绢以及表面有肌理的罗纹纸不能与麻纸的效果放在一起比对,众所周知,是违背物理学逻辑的。

王先生居然用民国叶恭绰、许汉卿写在吸墨量大的宣纸上、而且是用油烟墨的来比对宋人松烟墨墨色;再用米芾写在蜀绢上的《蜀素帖》、用黄庭坚写在有布纹肌理的罗纹纸上的《松风阁诗》作比较墨色的对象。如果一个物理学学生将不可比的项目放在一起比对,是不是该得零分?(这一句很不礼貌,却来自王先生文章中类似的语言:“大学生写艺术论文各抒己见,东抄西袭也不会得零分,物理习题若学生把厚度与透光度混淆必定得零分”)。

您还用一件不明材质的民国珂罗版《天际乌云帖》的照片,不知道想说明什么问题?通过珂罗版照片根本无法判断纸张是哪一种,不同的纸张墨色脱落程度不同。更何况这件《天际乌云帖》是否宋人书法还不能确定。

图7 ,相应位置浓淡变化与正面照片一致。
图7 ,相应位置浓淡变化与正面照片一致。
图7 ,相应位置浓淡变化与正面照片一致。

在举例苏轼《题王诜诗》图像时,您说“只要把电脑显示屏光度视线角度调正”,就能看出苏轼的墨色变化。即使《功甫帖》的楷书行笔速度慢于《题王诜诗》,但我也能够按照王君的方法,“将电脑显示屏光度调整一下”,使《功甫帖》正面照片也能够看到墨色变化,如果看背光照就更明晰了(图7)。

图8

图8 ,这是用Phtoshop 背光图将颜色滤去后,取各点黑度百分比。可见在交叉、转折、收笔、笔锋中心线黑度高;在快速滑翔、笔肚着纸部位,则黑度低。比如左下“力”的右边转弯处,内侧为笔锋外侧为笔肚。“立刀”这一竖,笔锋偏左。笔锋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就偏黑。“力”一撇向上翻笔速度快,墨色淡;“力”字最末一勾,有一个有力的勾提,墨色深。会写毛笔字的可以自己体会到(本图为赵华先生友情制作)。

这个“别”字的背光照,很能够说明书写笔画在入笔、滑翔、停顿、转折、交叉、收笔各处的墨色体现出的书写节奏,以及笔锋的偏向(图8)。

图9 ,《功甫帖》的节奏与锋芒,不可能是逐笔缓写
图9 ,《功甫帖》的节奏与锋芒,不可能是逐笔缓写

王先生认为《功甫帖》的书写速度“又稳又慢,笔亦小心保持狭窄干湿范围,幼时摹帖学字就是这样,为求形似,必逐笔缓写”。请问“逐笔缓写”能够写出下面的节奏和锋芒吗?(图9)

图10 ,“甫”字正面照与背光照的墨色变化
图10 ,“甫”字正面照与背光照的墨色变化

下面这个“甫”字,王先生算是看见墨色在交叉处的变化了,但又接着写到“横划直竖深浅相约,即墨的浓度一致,交笔处最多亦不至加倍,因为一笔后毛孔已大部分填了墨,第二笔吸墨量必少于第一笔,以此为量度标准就知道没交笔的地方墨的浓度变化不到一倍。亦即快慢轻重变化微弱”。这句话颇费解,不知王先生怎么计量浓度变化是一倍还是不到一倍?到了一倍怎样?不到一倍又怎样?请教王先生该如何测量墨色的倍数?(图10)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苏轼《赤壁赋》称“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粟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此“聚墨痕”墨淡的书法正面易见,墨浓的背光即可见。用以判断书写抑或勾摹,颇简单易行。

\
\
\

图11 ,上陈淳草书《李青莲问月歌》局部,中左陈淳“人”字末端,中中墨迹“苏”字末端,中右勾摹本“苏”字末端。下左陈淳“人”字勾提,下中墨迹“别”字勾提,下右勾摹本“别”字勾提。

以本人所藏一件明代陈淳大字草书《李青莲问月歌》为例,陈淳是特别喜用淡墨软笔的,速度也很快,纸张不太吸墨,从正面可以很好地显示自然书写的墨色变化在行笔中的“聚墨痕”。读者自己可以比较相交处、提笔处停顿处的墨浓;滑翔处、笔肚着纸处墨淡。墨黑如《功甫帖》,只有背光可见“聚墨痕”。若是勾摹本则是反复涂抹的痕迹(图11)。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