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成都同城艺术联展为蓝顶艺术节增添缤纷色彩
0条评论 2014-09-18 11:56:14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陈伟静
陈默
批评家陈默
2014蓝顶艺术节开幕在即,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今年的蓝顶艺术节除了延续2013蓝顶艺术节的部分活动以外,增添了更多不同趣味的项目,成都同城艺术联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全民联欢活动。艺术节前夕,99艺术网采访到了本届蓝顶艺术节成都同城艺术联展的总策划陈默,就成都同城艺术联展的相关进展情况与其进行了一次对话。

99艺术网:目前为止确定参加这次成都蓝顶艺术节同城联展的机构会有多少家,又会有哪些活动?

陈默:目前已知的是31家,包括成都地区的各大美术馆、画廊、机构,这里的机构指的是艺术机构和一些综合文化的单位。我们原来预计将有13-15家机构参与,意想不到的是现在参与到同城联展的机构比我们的预计整整超出了一倍还多。

最初我们计划根据去年做同城艺术联展的经验继续操作,与去年不同的是,由于今年市委宣传部以政府的姿态带着资金的介入和政策的介入,通过蓝顶的组织机构具体实施,对广大的美术馆、画廊机构而言,有着很大的诱惑力。我们通过对已知的一些单位进行定向传播和通过成都画廊协会对协会成员机构两大途径发布消息后,得到了各大机构的踊跃报名。经过我们筛选审定,最后从报名的50——60家机构中确定了这31家参与到2014蓝顶艺术节成都同城联展当中。审定的依据包括单位资质、曾经做过的展览、做过活动的一些记录以及报上来的展览方案等等。同城展在原则上可以广开门路,但是最后的关口还是要严肃地按照学术、展览的标准进行过滤、进行收缩。所以最后的审定结果是31家机构参与。

99艺术网:能否提前透露一下参与同城展的机构有哪些机构,会有怎样的活动?

陈默:四川大学美术馆有一个综合性的展览,另外还有川音美院美术馆也将有一个活动,这两个是作为美术学院的方式介入的活动。

画廊方面的展览像廊桥会有一个综合性的展览;A4、千高原则会有实验性的展览;K空间、空港十号、S.O空间他们都有相应的展览活动。另外,我们这次还将有实验性的现场活动,像法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会在蓝顶附近荷塘月色有一个现场的行为艺术实验活动,这也丰富了我们同城联展大部分都是封闭性的、空间内的展览局限。这里我们还剧透一个蓝顶艺术节9月19号下午的开幕式,现场将有一个国际现代舞的表演在开幕式上出现,由国际上很重要的几个艺术家联手做的现代舞表演。

除了这些展览、现场活动以外,我们还有跨界性活动,包括诗歌朗诵、文化推广、弥渡,像白夜既有芒克的展览,也有爵士乐的活动。总体来看31项活动可谓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各有各的高招,各有各的亮点,一定会在那几天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这些媒体、艺术家以及本土的嘉宾、代表们,在去年的基础上看到更多的东西。

99艺术网:到现在为止同城联展活动的进展情况如何?

陈默:31个展览活动的计划早在半个月前已经落实,截止到9月5号31个展览的海报已经归类,海报将在我们同城联展的统一规划下,统一印刷,统一制作,各展览海报由各机构按照各自的要求设计,但整体上会带有同一蓝顶艺术节的Logo和统一的一些标志,这些工作目前都在稳步推进。

同时配合同城联展,我们的大型画册也正在编撰之中,31个机构的这些展览内容,他们都能够给我们提供图片,像法码公司这种现场活动会在开幕式的当天提供给我们活动的现场图片。最终,我们的画册会在开幕之后,预计可能是在10月份的国庆节前后完整呈现,这也将是2014成都同城艺术联展的一个大型文献集。

整体来看,现在进展应该是比较顺利的。目前超过150套不同的40种展览海报,已经出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形成了强大的宣传的态势。
   

99艺术网:去年的时候也有同城展,但是活动比较少,一些画廊、机构,今年又加入了川大、川音院校类的参与,院校的活动跟艺术机构的活动会有什么不同?
   
陈默:院校的活动重心在于该项活动有两个元素,一个是和蓝顶艺术节进行呼应;另外一个重点是在学院内通过展览把学院的师生调动起来,在学术的推广和展览的宣传各方面,让活动在学院的内部形成强大的声势。过去我们的展览活动只在学院以外的地方做,没能进入学院,这是一大遗憾。今年我们通过院校的带动,使同城联展更具张力。

一个地区的艺术生态不仅仅是艺术家、艺术工作室、画廊、美术馆,艺术院校的后继力量是画廊、美术馆以及艺术生态的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根据今年的活动来看,院校活动的扩展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如果再做艺术节的话,我们希望把更多的艺术院校带动起来,我坚信艺术院校全部参与以后,同城联展活动的宣传氛围、社会反响力将比现在更加强大。

99艺术网:今年同城联展最大的亮点是什么?跟去年相比除了更大以外还有哪些?

陈默:我想,今年的艺术节更强调这几个方面,一个是更强调学术性,对展览的品质我们进行更严格的评选,严格地探讨和介入展览的环节。

第二是展览的扩散能力,更强化展览的宣传面。

第三是院校的扩展,前两年我们做艺术节活动,在院校方面是一个软肋。今年我们有所强化,增加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及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两大艺术院校的参与,但是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以后还可以继续强化。

第四,既然是同城联展就要强调相对的统一性,这就相当于一个集团军作战,我们从宣传广告、宣传口径、社会反响等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规范,去年各机构做同城联展的时候,我们是放手不管的,只要有展览就行了,但今年不同,所有的海报,所有的内容都是进行统一规范的。因为规范性、整体性强了,艺术节向外的张力就强。虽然是零零碎碎的31个活动,但是它们形成了一个集团的整体呼应。

99艺术网:今年您作为同城联展的总策划,怎样看待成都蓝顶艺术区、蓝顶艺术节的举办?包括对2014的蓝顶艺术节有怎样的期待?

陈默:艺术区往往对应着艺术生态,国内东西南北到处都有艺术区,最多的是北京,但是最不近人情、最让艺术家肝肠寸断的也是北京,因为北京艺术区的问题出在它是无序的,是一种民间的、混乱的状态,因此,像艺术家陈文令这种两到三年八次搬家的情况也不足为奇。相比之下成都为什么会出现蓝顶艺术区这种稳定的状态,这与成都的人文历史有关,和我们的社会背景也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前几年成都拿到了一个好的政策——城乡一体化,在三圣乡我们建立了产权式工作室,一般来说会有五十年的产权,这个产权是可以转让,是有法律保证的。这也是前几天你们采访周春芽时,他所提到的:成都的模式是让艺术家能够安居乐业的,我和他的观点是一致的。当然,除了好的政策以外,这还需要一个有良心的政府、有良心的开发商,如果没有这两样,政府给了你政策他同样可以越位,开发商拿到开发的条件以后可以乱搞,所以成都在这种情况下形成蓝顶艺术区不是偶然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年做了一个2013蓝顶艺术节,因为2013年刚好是蓝顶成立十周年,我是去年蓝顶十周年的文献记录画册的责任编辑,当时我就跟几个蓝顶的负责人提出了这个艺术节的概念,我说应该出一本文献集,把这十年的东西做出来。本来是2013年蓝顶艺术节是一个偶然的艺术节,今年我们遇到了政府的支持、重视以及资金的注入,又继续把这个艺术节做了下去,我想2015、2016年一定会在现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向前扩大、延伸。如果说得远一点,我觉得蓝顶很可能会成为整个中国的艺术生态区排在第一位的坐标。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我相信未来的艺术节也好,艺术生态区也好,一定会越走越宽,越做越好。

编辑:陈伟静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