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觉醒中审美的层次境界
0条评论
2014-09-19 10:35:07 来源: 艺术国际网
艺术是一个不断探索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体验感悟并且丰富着艺术的世界。黑格尔把艺术分为“外在因素”和“意蕴”两个层次。他表明艺术不仅有外在的形式还有内在的意蕴。苏珊·朗格把艺术作品分为“表现性形式”和“意味”两个层次。他常常讲到“有意味的形式。”表明艺术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桑塔亚娜把艺术分为材料、形式、表现三个层次。杜夫海纳把艺术作品分为艺术质料、主题、表现性三个层次。茵加登把艺术作品分为字音和语音、意义单元、图示化外观、再现客体四个层次。叶朗先生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将艺术作品分为材料层、形式层、意蕴层三个层次。在艺术不断觉醒的过程中,美,就像一湾清澈的泉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流淌。“美是真理的光辉。”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美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不同地区的人对美的认识和欣赏也会不同。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人对美的看法也大不相同。审美活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在每个个人身上,体现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整个社会,则体现为不同的时代风貌和审美风尚。在中国古代,唐代人普遍以“丰腴多姿”做为对女性的审美追求,宋代人普遍以“秀骨清像”为审美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五六十年代的人普遍认为正统的是美的;七八十年代的人普遍认为个性的是美的;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普遍多认为“非主流”是美的。这是不同年代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普遍的审美倾向。在孩童的世界里,同龄人普遍认为美的东西他们才认为是美的。大人为孩童选择了在大人眼中认为的美的东西,而孩子却认为不美。同样,小孩子为大人们选择东西的时候,小孩子往往认为美,而大人却不认为是美的。这就是审美的年龄差异。同样的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它看到了木材的经济价值,在流浪汉的眼中,大树是多么好的乘凉场所啊。这是美在不同职业的人眼中的呈现。流浪汉他只要吃饱肚子,有大树的庇荫,就觉得很满足,他没有用功利化的眼光去看待这棵大树,而是从作为一个基本的人自然的本性出发将大树底下的凉荫视为审美舒适的场所。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庄周梦蝶的故事,在《庄子·齐物论》篇中讲到,有一日,庄子在树荫下枕着葫芦乘凉,不知不觉,进入了梦境。在梦中,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直美丽的蝴蝶,在那里快乐地翩翩起舞,他内心悠然自得,释然忘我。当他从梦中醒来时,却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庄子认为,如果人们能突破物我、生死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在唐代诗人李商隐著名的诗篇《锦瑟》中也有描述庄子梦蝶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其中也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审美的层次世界。
审美的层次是多方面的。从心里层面,可以将其分为距离美和朦胧美。从大的时代划分,可以分为古典美和现代美。从大的美学领域又可将美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等等。从审美范畴看,又可分为: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陈郁与飘逸、空灵等。无论美从何种层面划分,都离不开人的审美观照。在艺术不断发展和觉醒的过程中,人们对关于美的问题始终孜孜不倦地在探索着。高尔泰先生讲:“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自由)的一种表现;一种对象化。所以它是可以用‘人的物种尺度’或‘人的内在尺度’来衡量的。大于这个尺度表现为崇高与雄伟(包括悲);小于或偏离这个尺度的表现为滑稽与渺小(包括喜);与这个尺度相适应的表现为秀丽,即狭义的美(秀美)。”从高尔泰先生的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看出,审美活动是与人类密不可分的,每一个人心中都一个一把丈量美的尺子。美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每一个人对事物切身的体验与感受。唐代诗人柳宗元曾经讲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审美的多样性。美是人发现的,在不同人的意象世界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如果没有人的照亮,美是不存在的,美因人而彰显。美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怎么样去发现美呢?我们可以说某事物是有价值的,但它不一定是美的,而美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有价值的,美甚至胜过价值。美从何处寻?当我们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当我们走过狭长的海岸线,当我们抬头仰望那悠远的天空和美丽的繁星,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映射在我们心间,心灵是比天空更辽阔的空间,比万物更广袤的地域。人心宽了,路也就不显得窄了,人心打开了,万物也就被我们照亮了,美从何处寻,得要问问我们自己的内心。想要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审美能力,必须用心灵去感悟这个世界,涵养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眼界和心胸。让我们一起去自然中,社会里,人生不同的场域中,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吧!“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美不仅照亮了自己,同时也照亮了他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如果用审美的眼光看,就是人类在不断地觉醒中,对自身和美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人在少年时代往往比较轻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世界的认识,人到了中年,相比少年时代沉稳了很多也懂得了谦虚,当人走过了半辈子步入了老年,对世间的很多事情都看得很开了,活的也不那么与市为争了。孔夫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冯友兰也把人生分为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我们在不同的境界时,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因此,可以说,我们虽然活在同样一个世界,但是“每一个的世界”是不同的。世界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都是大不相同的。每一个人所能享受的世界,一定是这个人了解的世界。冯先生这里所说的天地境界,也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在法国哲学家福柯看来,审美活动是人的最高超越活动,它在不断的创造中把人的生存引向人的本性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美对于人的生活具有一种指引和导向作用,它让人类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人人都喜爱美的事物,人人都有权利对美的追求付诸努力。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仅要体验生活,注重知识的积累,还要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从而走向诗意美好的人生。
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有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对于每个人来讲,简单的说我们都活在生活的层面,但要是细分我们每个人还有社会工作的层面和精神、审美的层面。在审美的层面里我们还可以分为审美的表层世界、审美的中层世界和审美的深层世界。
一、审美的表层世界
审美的表层世界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第一直觉,是一种美感的当下瞬间感兴,在感性动力的驱使下,这种感性触发了美感,在我们的脑海中生成了一个美丽的意象世界。如果用于形容一个人来讲,我们常常会讲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那么究竟是外在美好还是内在美好呢?这个问题就好像问,一个人是知道重要,还是行动重要呢?我的回答是,“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知行必须有效地统一起来。如果我们只是知道,而不去行动,那其实还是等于没有真知。如果我们只是盲目的行动,不知道行动的方向,那岂不是南辕北辙。审美的表层世界不是简单的外在美,它只是美的一种表象,呈现给我们的不一定是事物本真的面貌,但确确实实引起了我们的美感。
二、审美的中层世界
审美的中层世界来源于我们对美的形式和内容的一知半解,或者可以说体会到了美感又仿佛什么都没有的感觉。就好像老师讲课经常会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说:“听懂了。”可是你让学生讲讲,可学生却又什么都将不出来,审美的中层世界仿佛就是停留在这么一种状态之中。这种感觉最难说得清楚。有一点像康德所说的,有一种美让人接触到了有一种惆怅感。威廉詹姆斯曾经讲过一句话:“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这种审美的感觉就仿佛是“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一样,只是苏醒了一半,朦朦胧胧的感觉。又仿佛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山中,却不识其山真面目,沉浸在美中,却又说不出美在哪里。蒋勋先生讲:“我们常探讨,什么叫‘美?’美,会让你感到震撼;‘美’会让你无法用言语表述。”
三、审美的深层世界
审美的深层世界来源于我们对一事物反复的欣赏、玩味。审美的深层世界是透过了事物的表象从而看到了真正隐藏在事物表象之后的真实面貌,并且由心底里引发出的一种对事物美的感悟与赞叹。审美的深层世界不是一般人能够简单发现的世界,这需要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大量艺术作品的鉴赏,对艺术要有一种先天直觉的把握才能体会得到。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背后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丰子恺先生画的一幅画叫做《大树被斩伐》,在叶朗先生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有提到这幅画。画面是一个姐姐和弟弟站在一起,姐姐用一只手正指向一颗被拦腰砍断的大树给弟弟看,树的周围抽出了很多枝条。在这幅画的右上方题了一首诗:“大树被砍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简单的画面,却蕴含了强烈的生命感,和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强烈的生命感和生命力的体现,就是审美的深层世界。
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即“洞察本质”,审美的深层世界也就是要挖掘美的本质。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首先就是要排除自然界独立存在的观点。这种自然界不是独立存在的,那一定是在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层面上而存在的。我们在美学里所说的自然美,那么一定也是人对自然的审美。胡塞尔讲对“本质的还原”是由个别的、事实的领域,进入普遍的、本质的领域。就像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去欣赏一朵小花,这朵小花不是一个个别的小花的存在,而是一个普遍的、本质的小花的实在。胡塞尔所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纯粹的本质?这与我们在美学中探讨的纯粹的美有些相似。胡塞尔讲本质的直观不是事实的认识,要洞察本质必须把个别的、偶然的因素去掉。他提出:“自由想象的变动”的方法。用在审美中也就是讲,无论你添加任何东西,或者减少任何东西,都不会改变美的本质,这种美即为纯粹的美。也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审美的深层世界。胡塞尔所讲的:“先验的还原”,即专注于意识活动的主体本身,从经验的自我达到先验的自我。我们在生活中去做某事,通常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做。但如果我们专注于一件事物,找到经验背后那个先验的自我,也就会发现事物的本源,我们也就回到了作为一个人的“纯粹的自我”。这种“纯粹的自我”也就是“纯粹的美。”胡塞尔认为,活动的主体——自我,是个别的,带有偶然因素的自我,经验的主体,带有许多个人独具的心理意识。这种个人独具的心理意识也就产生了审美的个性化,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审美的多样性。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实质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归结为意识的对象。这种意识的对象在我看来也可以是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在我们的意识中将如何呈现为美?我们把审美对象归结为离开个别的具体事实,靠审美直觉来发现美。在意象中生成一个美的世界,就像叶朗先生所说的:“美在意象,照亮人生”。
在《五灯会元》卷一中有一则佛祖拈花微笑的典故。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此时,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众人。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而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佛祖和弟子迦叶之间一言不发,是用心灵的感受与顿悟体会世间的真谛。在审美的深层世界里,我们不应该仅仅用感官观察外界事物,也不应当用科学的方法来判断事物,应该像胡塞尔所说的:“要借助于无先决条件的描述、先验的直观去洞察本质,专注于先验的自我,依靠内心的直觉”。这样我们方能发现美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在审美深层世界所探寻的“纯粹的美”。
编辑:孙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