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届蓝顶艺术节雕塑展名为《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生态与雕塑二者是如何发生关联的?
孙振华:最初我们受蓝顶邀请来做一个雕塑展,当时看到现场以后,我们觉得这个地方生态保护比较好,并未经过精心刻意的改造,处于相对自然生长的状态。我们觉得这样一个雕塑展如果说能够以“生态”作为主题,可能比较切合周围环境的需求。并且“生态”这个概念也和目前锦江区、包括三圣花乡地方政府对这个地方的期许有关联。所以当提到“生态”这个主题的时候,蓝顶这边的负责人非常感兴趣,他们觉得这个主题比较好。
我觉得这个主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就是说我们的雕塑展适应环境,适应我们所在这个地区,目前在景观建设、文化建设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我觉得它对我们雕塑产业来讲,这也是一件有挑战性、有突破性的事情,因为我们的雕塑在过去,特别是在这些年城市化建设中,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就是说我们要做雕塑就是高大上,比如用一些石材、金属等材料去占据空间,好像是在彰显我们现代人对自然的一种征服或占据空间的意志。我就觉得雕塑是否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也要完成一个转型,我们要由过去的占领、征服空间的这样一种观念转换到一种怎么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么样让人更加低调一点,雕塑家也更加低调一点,能够和自然形成一种比较融洽的、和谐的、共生的这样一个关系的状态。在雕塑界,这在学术上也是有领先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这一件事情我们做了,这两方面都能兼顾的话,一方面是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雕塑自身的需求能够统一的话,那肯定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焦兴涛:我是比较同意这个主题的选择,我们会举办以“生态雕塑与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研讨会。首先,我个人认为“生态”这个词在今天,包括在我们研讨会中,可能都会要认真地来把这个词的概念扩展开来,不然“生态”主题很容易简单地沦为一个探讨环保的主题。其次,环保的材料、废弃物、或者说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其实大部分与生态有关,而我们今天谈的生态,我认为还有更深的一层意义: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在整体环境当中的作用和意义,就像探讨主题过程中所提到的:“水泥算不算一个生态元素?”在传统的生态概念里面肯定是不包括这种人造品的,但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环境是一个由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的环境,还包括有人文因素的介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生态应该比简单狭义的生态可能更有意义。并没有说水泥的就不属于生态,而不好看不属于自然,其实今天我们理解水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理解的自然也不简单的就是草坪、花草树木、泥巴、山水……其次,就像刚才孙老师说的,雕塑今天面临了很多问题,由此引发出很多话题,除了所谓的高大上的技术和材料以外,那些我们称之为低技术、低材质的一些东西,其实也很有探讨的空间和意义。我们看到日本“物派”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低材料、低技术的东西,但是它提出的那种观念和话题非常具有实验性。
编辑:本次展览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雕塑艺术家,甚至还有国际艺术家的参与,请介绍一下本次雕塑展的组织过程。
孙振华:这个展览其实比较仓促,因为这个地块的归属、建设、人员方面的问题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在比较仓促的情况下,这个展览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我们已有的我们认为符合这个生态主题的作品,目前已经创作出来的,比如说我们从外地运到现场来进行安装、放置,这是一种方式。另一个部分是以川渝地区的雕塑家为主来做现场创作,实际上我们这些参展艺术家这次现在扩展到30人,基本上就是一半对一半,现成品有一半,另一半是现场创作,我主要负责对外地运来的这一批作品进行挑选。现场创作的川渝地区的艺术主要由焦兴涛来负责,我们认为这一次展览的人员构成还是比较充分的,有一些在全国非常知名的、在我们的雕塑领域属于领军人物的重量级的艺术家,更多的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他们都很努力,特别像川渝地区的艺术家这几年在我们国内都非常活跃。我们告诉他们“生态”这一新的主题,他们就会做出一些自己的建设性回应,这个比较有意思。
这样的展览还是第一次,我们也很难说它会多么成熟或者做到什么样子,还有一些不能完全预测的地方,但是正因为这样我觉得它充满了变数、充满了可能。我个人还是很期待的,我相信会做出一些比较好的、让大家都很满意的作品。
据我所知,目前在我们雕塑界是第一次把“生态”作为一个主题来探讨,我希望这个展览不仅仅只是一个作品的展示,同时还伴随一些理论活动、一些批评的活动。其实这个展览它是一个提出问题的展览,有些问题其实是有争议的,就比如说刚才焦老师讲的,我们怎么去理解生态,这个生态就有很复杂的问题。现在国外有一种说法叫生态保护主义,为了所谓的保卫生态,甚至用暴力手段(比如对杀害动物或者穿皮毛的人采用极端暴力的方式,这个方式其实就很不生态,就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所谓的关系都破坏掉了,所以怎么样去维持平衡,而且这个生态怎么样和我们中国目前的整个道德水准、社会发展的水准和文明程度相匹配。中国的生态艺术和国外的生态艺术比较起来,它有没有差异性?中国有自身的生态观,比如说像佛教老子都讲过“众生平等”,这样的观念放在当代社会中会不会有利于形成生态与人的对话关系,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值得探讨的话题。其实我们不想要一个结果,我们只想要通过展览提出一些问题,如果参观展览的人能够对这样一些问题引起关注、引起重视,甚至参与到这个团队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整个展览期待的期待。
编辑:孙老师最近有一篇文章《中国雕塑的两大问题》引起大家关注,其中提到当今中国普遍存在公众雕塑太马虎的问题,对大量的“菜雕”,观众也已经习以为常,在新建的湿地雕塑公园,您认为应当如何去引导、互动和提升观众的审美?
孙振华:我觉得这次展览做出来以后老百姓还是会比较有兴趣的,比如说可能会让许多人唤起一种乡村回忆,还可以体现一种智慧,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问题上可以有一些想法,就是利用一些简单、最朴实的普通材料,对它进行一种转换,赋予它一种观念,我觉得这样的事物会跟过去所见的“城雕”或“菜雕”存在根本差异。当代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在探讨问题,而不是通过一些表面的、媚俗的、概念化的东西来取悦观众。它一定是针对这个环境有感而发的,我们选取现成品也是这样的,一定要与这个环境产生关联才会选择,这样至少让它避免了那种千篇一律的东西。我们想要在“生态”的概念上重新来调整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其实我相信公众现在也在谈生态,那究竟什么是生态?我们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能做什么,可能做什么,我们的方式是什么,我们普通观者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当然在现场布置上,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要有编号,要有标示牌,要有一些说明。比如有艺术家提出会把汶川的预制板运到现场来来做成一件作品,像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一提示,大家就会联想跟这个环境有关系,大家就会感受到这个作品背后有社会的、文化的含义。所以到时候每个作品都会有一个牌子,对这个作品进行一些讲解,做一些导引,这样观众来参观就会有引导性,而他们看到的一定是一个全新的、与先前经验存在巨大差异的东西。
(蓝顶美术馆供稿)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