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艺术家亮相上海“书房”艺术联展
0条评论 2014-12-04 13:54:33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
 
施勇《无题》,数码照片145x200cm,2008
 
2014年12月3日,由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恩利组织的展览“书房”在位于衡山路的Jewelvary艺术空间隆重开幕,展期将一直持续到明年的1月25日。本次展览云集了沪上众多大牌艺术家,参展阵容可谓豪华,包括张恩利、周铁海、刘建华、杨福东、石至莹、施勇、方巍、徐震、金锋等24位在当代艺术领域最为炙手可热的艺术家。
 
\

郑焕《拖把》,综合材料,可变尺寸,2014
 
不同于一般的展览,“书房”独具匠心之处在于,它置身于上海的时尚地段,透露出浓郁的沙龙气息。众所周知,中国古典文人的书房是寄托个人情怀的精神乌托邦,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常伴左右,在此或是潜心创作,或是清谈雅集,无不彰显文人的处世之道。西方的书房则沙龙的发祥地,主人广邀贤达,各种观点在此交汇,思想在此激荡,并且引领着社会风气。可以说,书房既一览无遗地显露着主人私密的内心世界,同时作为社交的空间又承载着知识分子与艺术家的公共情怀。
 
\

郑焕《拖把》,综合材料,可变尺寸,2014
 
对此,“书房”展览的性质也与之如出一辙。作为组织者,张恩利召集他的艺术圈好友,让他们把各自心目中理想的书房陈设移植到艺术空间,通过这些作品来重现艺术家工作时的场景,为观众提供一条直达艺术家灵感来源的隐秘途径。此举可以被视为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与艺术圈公共交往的一场对话。同时,张恩利还别出心裁地要求参展艺术家,跳脱出创作过程中司空见惯的媒介材料、艺术风格,以更加崭新的方式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面貌。毕竟,最为人熟知的创作方式,并不完全涵盖一位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每一位艺术家也都热衷于在创作道路上不断自我挑战,求新求变。正如同书房就是实现自我的地方,张恩利也同样为艺术家提供了实现自我的契机。在“书房”展览里,著名影像艺术家杨福东将不在此展示他的影像作品,继而以其他创作方式进行展示;观念艺术家周铁海也不再展示他的观念绘画,取而代之的则是现成品装置,而其他艺术家也在各自尝试着创作手法上的创新。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想必这样的展览一定能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当然,本次展览的独特之处还不止于此。在布展和观展方式上,张恩利也几经思量,力求突破。较之于寻常展览采用墙体悬挂、地面摆设的空间展示方式,“书房”的布展方式则是尽可能地把作品铺设在桌面上。对于艺术史有所了解的观众,或许知道,东西方绘画传统的差别除了各自所采用的透视法有所不同,在写意与具象的内容表达上各有千秋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观看方式,西方绘画悬于墙面,不可触摸艺术品,而视线与画面保持平行;中国绘画则采用卷轴的方式,在书房的案几上展开,可以触摸,可以翻阅,人的视线垂直向下,如同扫描一般仔细观赏。

可以说,张恩利的此番变革,就是一改画廊对于艺术作品的寻常展示,以回归书房、回归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方式,重新探寻一条对于艺术作品的观看之道。
 

编辑:韩春阳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