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圆桌会议记者提问现场
问与答
李海峰:几位嘉宾在台上都对2015年做了一些展望,接下来的时间留几个问题给现场的媒体朋友。
提问:有一个问题想问朱绍良先生,目前书法市场持续上涨,您觉得未来会一直保持这个现状吗?市场会比较关注哪类书法板块艺术家?
朱绍良:书法板块和绘画板块其实自古以来是不能分开的,书画它是一家,现在拍卖公司是为了让收藏书法和收藏书画的人更清楚就分开做了一个不同时代的书法家,不同时代画家的一个排比,好像是自古以来都是画比书贵,其实这是误解。我觉得书比画贵,保利赵总他们书法卖得比画贵,《砥柱铭》四个多亿,王蒙也卖不过《砥柱铭》。书法只要有好的名家作品,只要是真的、好的,和画的价格相比不会差,而且未来学习书法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就连老外都在讲孔子学院闲着没事在海外学书法,彭丽媛送给米歇尔也是书法。所以书法比较容易入门,但是绘画麻烦一点,我相信以后肯定是画不如书。
李海峰:这是一个价值洼地,值得关注。
提问:这个环节是收藏与消费的话题,我想问一下赵总。赵总涉足互联网,而互联网的群体是大众消费群体,赵总对互联网行业有什么样规模的设想和设计?
赵旭:互联网上很多媒体朋友都是我的客户,行业内也有很多,如赵华山等。很多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收藏。我绝对不是互联网精英,我参与互联网是因为我觉得如果要做电商,无人能够代替我们在座的人。既然淘宝能做,我肯定也有一个雄厚的平台让互联网、电商做起来。电商的产品再好,我们可以复制,但是我们的地面资源,我们的各种人脉,各种板块的信誉、号召力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可以做的。所以刚才董国强说我很痴迷。我不是痴迷,因为我想做这个,也确实做出很多成绩。现在艺典中国每天有300人在注册会员,量还是很大的,让我很吃惊。目前会员量已经与保利累积十年的量慢慢接近,互联网的力量以后会看到,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像2009年保利拍卖25个亿,在天津大学讲座,有大学生问什么时候保利拍卖拍能有100个亿?全场哄堂大笑,我面红耳赤。《写生珍禽图》卖了6000万,那个时候正是对中国艺术品最关注的时候,董国强也在我们保利现场,挤过来突然问我能不能拍100个亿,我觉得他是来讽刺我的。结果很有可能,最后2009年下半年就拍了59个亿,2010年拍了91个亿,2011年就拍了100多个亿,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测的,明年肯定是好时间、好年份。
提问:我问一下唐炬老师,现在很多国内藏家到国外买艺术品,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能分享一下您的观点吗?
唐炬:到国外买艺术品的情况各种各样,各有不同。我的朋友王中军先生买了一幅梵高的作品,包括陆先生、朱绍良先生也去国外买书法和古画,各有不同,这完全是个人的事情,需要收藏家自己判断什么值得买。我个人也在国外买过。在纽约、香港,我还是能找我喜欢的、我需要的作品。我没有看法,每个人的角度和判断都不一样。总的来说中国现在强大了,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实力,有一批热爱艺术的收藏家朋友们,包括一些拍卖公司也在不断地为重要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回归中国做了很多努力。我现在倒是觉得国家能不能在税方面给大家提供点儿方便,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李海峰:今天这是第三场论坛,围绕着收藏和消费的关系,几位嘉宾充分进行了一个多层面的讨论和媒体进行了一些互动。
说到艺术品的收藏和消费,甚至和投资一样,愈发呈现一种多元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收藏家唐炬先生提到了一点:金融。金融杠杆的介入能把收藏家个人单打独斗的趋势做一个量级的提升甚至是本质的变化,这些我们都会在2015年崭新的一年中看到。这个前进的步伐相对来说慢一点,但也是在向前。
关于艺术品收藏,几位嘉宾做的精彩主题演讲都谈到了,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第一,这是一种文化情怀,非常具有浪漫主义的情结;同时,又具有现实主义的意义,在消费、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智慧,需要理性,更需要一种决断和对市场的见识。应该说在座的几位和今天到场的很多嘉宾,应该都是文化产业的实践者。如果说今天大家在论坛上探讨的话题都很具象,而把这个坐标拉得更大,在历史的坐标上,我们只不过也就是一个横断面而已。但是这个横断面应该具有非常鲜明的含义,因为我们在探讨如何收藏和消费艺术品,这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或者是财经,都具有完满的正能量。
在此感谢参与的几位重磅嘉宾,同时感谢在场的所有观众朋友们!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