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海纳百川·学院内外”艺术文献展,在成都蓝顶美术馆新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1994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为主要线索,共展出与该院素有渊源的70多位老中青艺术家的作品,涉及绘画、书法、装置、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
对于四川省艺术院校、院系来说,主动走进社会艺术机构办展还比较少见。高校艺术为何要走出“象牙塔”?社会艺术机构又为何“接招”?
“学院内外”同台献艺 川大艺术学院要做双年展
“‘海纳百川·学院内外’艺术文献展将持续到5月25日,其间将举行4场专业研讨会,并邀请艺术家、策展人开办讲座。”蓝顶美术馆策展部负责人丁奋起说。
此次展览策展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介绍,蓝顶美术馆新馆一楼主要是油画、雕塑、装置等当代艺术作品,二楼主要是传统艺术,包括中国画和书法。
记者查阅展览信息发现,参展艺术家涵盖三种不同的身份:黄宗贤、何工、熊宇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在校师生,白东亮、李飞霖等从川大毕业后坚持创作的青年艺术家,以及何多苓、高小华、马一平、秦天柱、叶瑞琨等校外知名艺术家。“川大艺术学院成立20多年,很多老师来自不同的高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参展作品因此风格多样。”吴永强表示,准备联合蓝顶美术馆,以“双年展”的形式办下去,重点关注从川大毕业后坚持创作的青年艺术家。
“闭门造车”行不通 高校艺术教育需打破圈子
高校作品亮相社会艺术机构,在四川省并不稀罕。2014年6月成都文轩美术馆举办“2014四川省美术作品展”,投稿的118件版画作品近半数为四川省高校学生手笔。同年底,成都怀古堂美术馆的“穿越地平线——西部民族版画展”,超过90%的参展作者年龄在30岁以下,不少为四川省高校版画专业研究生。
不过,由于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四川省艺术高校、艺术院系主动“走出去”,在社会艺术机构举办大规模展览还比较少见。此前,川大艺术学院每年两项固定展事均在四川大学美术馆举办,即教师作品年展和学生毕业展。这也是西南交通大学、川音成都美院等高校通行的方式。
而在艺术领域专家看来,这样的模式有其弊端。“艺术与生活之间应该发生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不少学院内艺术工作者固守‘象牙塔’,远离了公众的理解和批评。”吴永强说,艺术院校、院系容易形成自己的“传统”,导致“圈子”的固定和思维方式的僵化。“我们亟须走出校园,通过社会反响来反思、促进创作和教学,同时将真正有潜力的、需要扶持的青年艺术家推介出去。”
寻找合作“兴奋点”“你情我愿”促成展事
川大艺术学院的想法,正中蓝顶美术馆下怀。
蓝顶美术馆每年的展览计划中,都会重点关注高校和青年艺术家,2009年开馆至今已经做了7次相关展览,涉及重庆、西安、南京、贵阳等地高校。“关注本土艺术生态,更是我们的责任。”丁奋起表示,近年来,蓝顶美术馆在第二届“UP-ON国际现场艺术节”等活动中,逐步与四川大学展开良好的互动,此次合作因此一拍即合。
根据丁奋起的估计,此次展览人力、场地、物料等成本,蓝顶美术馆将承担超过50万元的费用。“许多社会艺术机构,往往会根据展期长短,收取相应的场地租金。考虑到成本,这样的展览往往不会超过一周。”但此次展览,仅展厅,主办方便能免费使用两个月。“这次展览非常契合我们的定位,不能简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得失,应当着眼于未来的文化建设。”
吴永强透露,目前中央美院、四川美院等高校都在尝试通过吸引企业注资,在重要艺术机构举办巡回展览。“对于真正具有实力的艺术院校、院系,不失为可行的方法。”
编辑: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