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艺术机构调查】方璐:录像局的“局”
0条评论
2015-04-09 23:22:35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丁晓洁

录像局提供图片
99艺术网:做了这么几年,现在感觉最大的困难是哪方面?
方璐:最大的困难可能还是鼓励公众的使用。
99艺术网:使用的人?
方璐:普通的人群,现在是一部分艺术圈里的人使用的比较多,国外来访的学者、策展人也很多,但是也希望能够让学生和本地的观众更多地来使用这些档案。
99艺术网:目前每天大概会有多少人来使用这些资料?
方璐:这个都很难说,可能某一天忽然很多人,某一天完全没有人,也有这样的情况。
99艺术网:面对非营利机构的存在,很多人还不了解它是一个免费的公共资源,是有这样的问题吗?
方璐:我觉得不是的。这跟中国人的接受知识、信息的方式有关,我们的接收变得越来越被动。那次我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在微信上发的文章或者网上发表的文章,发布人都开始要在上面标记黄色,发的时候要标注重点内容,别人才会去读。阅读都需要去提示哪一点是重要的,哪一个地方是更应该读的,这就是挺可悲的。一个人没有办法主动去找书本,主动地去找知识,然后需要别人提供给你,就是被动的接受的人。我感觉这种观看的习惯也在慢慢地改变,从录像局一开始每两个月做建档活动的时候我就能看到观众的变化,一开始他们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干嘛,就站在空间里面,站在这个地方。所有的东西其实都在桌子上,在架子上,全部放在你面前,但是你要主动的有意愿去拿出来,去翻开它,找内容去看,而不是说我们全部送到你嘴里的。
99艺术网:一直以来在中国好的公共资源都不是免费使用的,所以大家并没有养成主动查询的习惯,很多人也并不熟悉对知识索取的正确方式。
方璐:录像局的性质其实并不是做可以让你大开眼界的“展览”,如果你想看某一个人的片子或者是想要去了解某一个作品的时候,去看就更有效果。
99艺术网:从去年开始,独立机构的数量增加了许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是美术馆的制度问题还是年轻艺术家急需要展示的场地?
方璐:艺术家做的非营利空间很多时候是建造一个做展览或项目的地方,所以有时候这些空间可能并不一定需要持续特别长的时间,它在某个阶段完成了这个愿望也就可能会结束,所以我觉得这个都很正常,会有大大小小的空间出现和消失。
99艺术网:很多比较的实验的艺术家,其实在进入美术馆之前都有一段很长的路程,他们是否最需要这个空间?
方璐:是的。往往这些美术馆做的项目都是已经成名的艺术家,而且项目作品的体量都是比较大的,对这些小的制作、小的实验,可能是需要有一些其它的空间去完成。
编辑:丁晓洁

延展阅读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