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苏新平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标杆性人物,从学画到工作,他的艺术道路一直与“学院”紧密相连,学院的土壤和氛围让其始终从学术的角度来探讨和实践自己的艺术创作。
苏新平
苏新平
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7年入部队服兵役,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访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苏新平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标杆性人物,从学画到工作,他的艺术道路一直与“学院”紧密相连,学院的土壤和氛围让其始终从学术的角度来探讨和实践自己的艺术创作。纵观苏新平几十年来的艺术之路,“学院”和“学术”成为了两个重要的元素和线索。
《灰色9号》
生活经历塑造了艺术品格
苏新平的美术启蒙是从小开始的。从中学开始接受相对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后进入部队成为文艺兵,开始进行一些艺术的创作。有了中学的美术基础和部队的实践经验,苏新平顺利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版画专业。
版画在艺术上给了苏新平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时,苏新平开始从木刻转移到石版,石版赋予了他更多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并创作了一大批著名的石版画系列作品。
苏新平的艺术创作风格和选择,很多时候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苏新平出生于内蒙古大草原,草原文化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广袤的草原给了其任意驰骋广阔的视野,也给了其豪爽粗犷的性格。当兵的经历更是磨炼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对纪律和规则的接受与认识,并将这种品格铸入到了他的灵魂中。我们能够从他的多个系列的作品中深深感受到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存在。
《灰色1号》
艺术家要首先认识自我
从苏新平的艺术历程来看,《干杯》系列和《欲望之海》系列作品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转换过程中的实践和思考。苏新平早期对艺术的理解还是建立在人文主义精神思想之上的,还是要追求形而上的因素。
随着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澳大利亚巡回展览的举办,当时艺术发展的现状(当代艺术)对其有很大的冲击。当代艺术跟每个人的社会处境和社会大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它更现实,更接地气。苏新平开始思索自己的艺术创作必须要做调整,要走出自己的艺术道路。从其最近两年的作品看又有了新的变化,更多中国元素的信息进入到作品中,包括传统的中国山水。
我们从这几个不同系列的作品中能看到,苏新平以前的作品太在意西方的思潮和外在的概念,而最近的新作品更多地从自身受到的传统文化的内核出发,包括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都应该是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从一个艺术家忠实于自我的基本状态出发,这才有了《灰色》和《八个东西》系列题材作品的探索和实践。
苏新平现在的状态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它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是把中西方的很多文化和语言融合在一起,不确定一个具体的方向和模式。他说:“今天我的作品有点水墨感觉,明天我的作品也可能会更重视光影的感觉。有抽象的,有具象的,这是由你日常的所思所想和行为方式来决定的。”
在苏新平的创作中有好几条支线,它们通向未来的方向是不确定的。艺术家一定要首先认识自我,决定作品是否成立还是在于作品的水平和质量上,而不在于你选择了哪种概念。
《躺着的男人与远去的白马》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和核心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跟西方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当代艺术基本的层面是被西方的理念和实践的方式方法所影响的。如何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理念、概念、语言方式和方法,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中国几十年来急速发展的丰富性、深刻性,是西方没有的,特别适合当代艺术的表达。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多元化的,不能狭隘地去认为传统、现代、当代哪个更重要。
艺术发展到今天,画种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这是一种趋势。版画和油画也都属于西方艺术的体系,它们有很多共同的地方。苏新平的艺术创作也在慢慢发生一个变化,他早已开始将自己的艺术实践推进到油画领域。
对于中国油画发展的现状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苏新平认为:油画进入中国近一百年来,在学习和文化层面已经有了一个质的进步和提高。但融入自己创造性发展和本土文化的过程还是一个进行时。今天的艺术家必须考虑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跟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的关系。作为个体艺术家,已经在很自觉地思考和实践中探索中国文化当代性的转换。比如写生是从50年代中国有美术学院开始形成的,在当下社会,我们一定要带着问题和课题去写生,不要盲目地为了写生而写生,写生并不是为了练习技法和光影的处理。今天的多元化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重要的是你的理念和观念的建立要跟社会现实生活发生直接联系,这是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