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嵒(1682-1756) 竹溪六逸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83.5×100.5 cm.
估价:RMB 3,500,000-4,500,000
款识:华嵒。
钤印:「华嵒」
出版:1.《中国书画·人物画》P116,光复画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0月出版。
2.《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8)》P6,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著录:《流失海外的国宝-文字卷》P261,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来源:日本中西文三旧藏。
缠市尘世多烦忧 竹林溪流聊遣怀
《竹溪六逸图》取材於唐代六高士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於山东泰安以文相会,品茶酣歌,掩映於竹林的逍遥隐居生活。历年拍场上以此为题的艺术品不在少数,无论是书画作品或各类器物。其中,正处於师董巨时期的中年张大千所作淡彩《竹溪六逸图》笔法高古飘逸,最为出彩。由此可见,无论是竹溪六逸、竹林七贤抑或其他,此类高士雅集的历史故事,为历来文人画匠所热衷的绘画题材。
此次亮相亨申秋拍的华喦《竹溪六逸图》尺幅巨大(约16.5平尺),品相完好,笔法精到。纵观全图,诚如著名华喦研究学者阮荣春为此图所评述:"……山溪潺流,由远而近,透过山涧云烟,流经茂密竹林,曲曲弯弯注入丛竹掩隐的溪潭;竹林间,六高士或饮酒品吟、或著文欲书……好一幅世外桃源景象。是图人物、山石以及竹林的表现均极为精彩,为华喦代表作之一。"不同於张大千的《竹溪六逸图》侧重於人物表现,更不同於其他扬州八家成员之墨狂姿癫。华喦的这幅巨作,无论是师造化而拟黄大痴的远山配景,重画意而归写真的繁竹潺流,更有取陈老莲之笔意,人物形态又更隽妙的逸士侍童,景物和人物的布局章法远近有致,画面亦真亦美,完整的重现了故事的场景,气势恢宏引人入胜。
不得不提的是,此幅《竹溪六逸图》在上世纪便得到了诸多权威书画鉴定家的认可。徐邦达,彭本人等历经多年悉心筛选编辑而成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陈文平花费十年旁搜远绍而出炉的《流失海外的国宝--文字卷》、以及八十年代光复书局出版的《中国书画》之人物篇中,都纷纷将此作收录且著录出版。
出生於普通手工业家庭,多年以鬻画为生的华喦,早年愤懑离家,流寓他乡,饱受权贵歧视。历尽数十载的绘画磨练和沉淀,终从清初康熙年间《钱塘县志》中的"方伎"变为清末被众达官贵人胜誉之"先达",并出版自书诗集《离垢集》。华喦的一生从入世到出世,晚年再以玩世的心态看待一切,思想以"离垢"为渊源,社会理想则更向往桃花源式。离垢之华喦,画以隐於竹溪之六逸,这无非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诗所不达之意,画已述,望识者宝之!
梁铨 祖先的海 2010-3
2010年 宣纸 彩墨 拼贴于亚麻布
200×150cm.×3 78 3/4×59in.×3
估价(RMB): 1,200,000-2,000,000
签名:梁铨 2010
钤印:梁铨制作
展览
1.祖先的海--梁铨新作展,2011年4月28日-5月29日,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18th biennale of sydney 2012:all our relations(第18届悉尼双年展),2012年6月27-9月16日,悉尼,澳大利亚。
3.烟色轻染--梁铨个展,2013年5月11日-6月11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出版
1.《18th biennale of sydney 2012:all our relations》(第18届悉尼双年展),SC International, China,2012年版封二拉页,第194页。
2.《梁铨·烟色轻染》,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3年版第74-75页。
3.《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朱朱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8页。
梁铨的抽象水墨超越了传统水墨画的笔墨表现程式与图式传统,其艺术创作根植于高度个人化的历史经验,以撕纸术、装裱术、色块与笔墨的表现为主的拼贴画,融西方文化理性与中国传统文人精神于一体,纸条的无规则排列,以微妙细节的堆砌实现了"空"的境界,隐含了对中国艺术中灵静、淡泊、典雅、飘逸的艺术境界的追求,也完成了一种抽象虚无与自然回归的自由转换,用其独有的话语方式延伸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对梁铨抽象水墨画的解读,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它可以是任何一个观者用心感受、用眼观看、用耳倾听到的或虚或实的世界。《祖先的海2010-3》作于2010年,画面中着墨的不规则宣纸条反复、无限地排列拼接于布面之上,梁铨以参差错落的线条排列的反复重复抵消了线条拼接排列本身的重要性,让观者进入画面中超越线条排列的空泛化境界,一个可以让我们体会生命滋味的世界。因而观看此作品时,这也是画家打开的一片《祖先的海》,精密而严谨的线条打开了画面内在无尽深远的地平线,作品底部,暗暗涌动的色块似乎是大海深沉地倾诉,在召唤我们的进入,我们似乎看到了祖先的凝视,线条的拼接排列也成为祖先对我们的喃喃私语。
梁铨的绘画是旨在用无规则线条的堆砌,色彩与色块之间的调节,达到由"实"到"虚"的境界,给人一种平心静气的禅心之感,暗合了一种与我们这个崇尚新奇,日趋浮躁的时代若即若离的疏远感,是对当代虚无主义的内在回应。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