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彭长征:用水墨漫画唱出四川方言
0条评论 2015-06-24 09:12:20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孙毅
川人爱辣,究其原因除了当地气候潮湿,更多的是辣从味觉上体现了川人的性格。辣之味浸泡出川人麻辣的性格:男女老少皆能言善辩且语速极快,对谈中川人的活跃的思维和幽默谈吐可将一些俗语之话演绎成一种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在四川,辣味也各不相同,成都偏麻辣、重庆属于香辣、自贡带辛辣,各地距离上即使只有数百里的差异,但在味觉上的体验却有本质的差异,一入口便知晓。辣的这种多样性、差异性也和川人谈吐一样,各地音色、词汇虽不同,但也带出了四川文化的包容和丰富。这种谈吐就是川人以为傲的方言。
 
\
 
四川方言的趣味性和形容事物传神度上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早年甲A球场上此起彼伏的“雄起”、“下课”可以说传遍大江南北。冯小刚执导的《手机》中的一句“做人要厚道”便成为当下的经典流行语。而大热电影《疯狂的石头》和《让子弹飞川话版》更是让四川话的趣味发挥到了极致。四川方言所散发出幽默、诙谐、雅致,直接形成川人独有精气神的同时也促使了四川特有的文化艺术,从川剧、影视表演到文学绘画领域都散发出四川方言中的人文魅力。这种魅力让不少人沉醉于其中,水墨画家彭长征便是其中的一位。
 
\
彭长征(右):著名创意人物水墨画家、四川美协漫画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报》专栏画家等……
刘戈(左)策划人、创客艺人
 
在最具成都本土气息的宽窄巷子一四合院中,当彭长征遇上刘戈(巴蜀创客艺人、策划人),当方言遇上艺术、当水墨遇上表演,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两人在以方言为线索去探讨艺术人文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99艺术网:如今四川方言的语言、语音特色多为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川”所致,这场时代迁移运动对当今的四川方言有何影响?
 
彭长征:四川方言,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是四川,特别是四川盆地一带,包括重庆地区当地人的日常主流话语。四川的许多方言词汇,不但体现了四川人诙谐风趣,而且颇有大智慧的味道,细品让人回味无穷。
 
就语言上来说,“湖广填四川”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使得四川地区方言与外来方言共存交融,进而影响原有巴蜀方言,逐渐形成了“新”的四川方言。
 
而外地人知晓四川方言多通过四川本土的影视作品。早期的《抓壮丁》,到改革开放后的《山城棒棒军》大范围的传播,让全国和甚至海外的观众了解到了四川人的性格、形象。
 
\
讨论现场
 
刘戈:广义来说现在的四川人其实都是外来人,都是从湖广那边迁移过来后形成的不同分支,四川人现有的一些性格、一些日常习惯,都是舶来品,真正地道的巴人已经很少了。现在的四川官话,严格来说是一个北方语系。比如川人到省外去,说上厕所,外省人都听得懂,但你如果说是要上茅房,他们大概就不知道了。所以说四川方言是带有地方色彩的官方语言,它跟普通话一样,只不过音调不同。但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四川话在同一区域中也有个别的差异。拿成都和重庆来讲,重庆话要硬一些,而成都话却软一点。
 
彭长征: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重庆人以码头为生,长江奔腾而西,造就了重庆人性格的奔放、硬朗、耿直。而我们成都是喝都江堰水长大的,都江堰是涓涓细流,再加上有青城山这种道家的东西,成都人的性格和话语中就多了一些柔。比如在重庆方言中,就有很多类似“吃得亏,打得拢堆”、“不存在”这种俚语,这些话言简意赅,一说就很有豪气,很符合重庆人的性格。 
 
\
 
99艺术网:在四川,四川方言如同四川人特有的“辣”一样,不同地域的方言虽说都称为“四川方言”,但由于地域性的不同也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四川方言间的差异性和包容性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彭长征:在清朝前期的诸多移民中以湖南移民数量最多,逐渐形成了以湘方言为基本口音并糅杂其他语音的方言,如把“布(bu)”说成“博(bo)”、把“木(mu)”说成“磨(mo)”、“六(liu)”说成“落(luo)”、“辣(la)”说成“勒(le)”等。再例如川东地区,早期迁徙入达州的移民主要是江西人士,在这一移民群体中商人以其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导致江西方言最终成为达州方言的主体。至今仍能在达州方言中发现,诸如:将你/泥(ni)说成(yi)、女(nv)说成(yu)、尿(niao)说成(yao)、年(nian)说成(yan)、牛/扭(niu)说成(you)等江西方言的影子。
 
再加上山多、沟多、坎多,是川渝特有的地理环境。于是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就产生了很多与沟沟坎坎有关的词语,例如:“拿不过沟、翻不过坳”、“爬坡”、“上坎”、“翻山”等方言词语。再比如,由于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不少区域都在沿江地带,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与江河、码头有关的语言,人们将“弄虚作假”叫做“踩假水”;“事情没办成”叫做“事情水了”;“找错了人”叫做“找错码头”等等,以上俗语皆因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产生。这些不仅体现了四川各地方言的差异,也反应了它海纳百川的态度。
 
刘戈:拿包容性来说,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它具有北上广同样的包容性。各地人来到这里生活、打拼、创业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己家乡的语言特色,在这种多元语言特色的环境中,各地语言也渐渐接纳、融合。
 
\
彭长征现场解读作品
 
99艺术网:在影视剧中,不管是90年代的本土方言剧,还是如今热门电影像《让子弹飞》的川话版,四川方言在其中都是以市井、幽默、搞笑、憨厚的形式存在。除了这种人们习惯性理解的“俗”,四川方言可有它“雅”的一面?
 
刘戈:俗中带雅,雅中又透着熟,这个才是我们四川影视表演所追求的。就像我父亲刘德一所创作的作品以及《山城棒棒军》等系列作品其实都是大俗中带雅。但凡高雅的,它绝对来源于民间大众,并且吸收了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就像是彭长征的方言漫画:一个剃头匠,他走街串巷他是俗的,但是他那一声吆喝可能就是俗中透着雅。而在我们表演舞台上有段台词: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办交接,要拉屎有草纸,没有纸我有竹子,要撒尿有夜壶,不要在床上画地图;这段词的语言词汇是俗的,但表演家的发音方式能让它在俗中带雅。
 
\
 
彭长征:这台词很有生活的味道,听起来也会让人愉乐。诗人、学者流沙河写过一篇文章,叫《蜀人俗语亦雅》,他说,今天四川话中的不少俗语,其实甚为古雅。譬如我们常说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所约束为“散眼子”,其实是从庄子的“散焉者”而来。形容一个没有考虑、没有计划的“弗虑弗图”,是从《诗经》而来,比喻一个人处于浑浑噩噩的混乱状的“恍兮忽兮”,是从《老子》而来。川人常食“羹浇饭”却误作“盖浇饭”,其出自梁代顾野王的《玉篇》“……羹浇饭也”,乐山话“羹”读若羔,由此转为“盖”。所以我所创作的水墨方言漫画在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时,也用了一种俗气的表现方式去展现大俗大雅的这样一个特点,这是四川文化上面的一种境界。
 
刘戈:在我们四川表演艺术中对这种四川文化境界的展现现在确实存在着问题,人们常常把喜剧理解成一种闹剧,希望越搞怪别人才会笑。其实一部好的喜剧笑过后是有泪的,有感慨和感悟,在这方面四川表演艺术是要去学习、去完善。
 
\
彭长征《芙蓉忆方言》绢本画册
 
99艺术网:随着时间和城市都市化的发展,四川方言的某些语言也渐渐丢失。90、00后,对于语言的习惯更多的是来自网络语言,有些方言已经消失或快要消失,对于这种状态两位是怎样看待?
 
刘戈:方言是不会消失的,现在的方言文化或是四川文化是需要包装和推广。如何让年轻人喜欢四川文化、四川的艺术、让更多的年轻人产生兴趣,这才是重点。只要让我们的方言,我们的文化更多的和年轻人互动,它才能有效的传承下去。
 
彭长征:“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保护方言,传承方言,兼容并蓄而不数典忘祖,姿态开放而不忘己精华。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注重地方方言的“保鲜”,方言词汇的丰富,方言语法的独特,方言特色的幽默,都使得地区方言形成一种独特的财富,都代表了其地区文化的独特性,都展现了中国泱泱大国纵横五千年的文明多样性。
 
\
彭长征《芙蓉忆:漫画·唱成都》
 
本着这样的想法,在创作《芙蓉忆》系列丛书第2部时,我采用了100幅四川方言漫画,并用川菜的口味去分类,以“活色生香”去演绎中国最完整、最雅致的地方方言。为什么要用川菜味型来分类?因为过去“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与外人交流用四川官话,平时家人或同籍交谈则用原籍方言,谓为“打乡谈”。这些方言“川味浓”,与川菜的麻辣烫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原生性、地域性、多样性、草根性和鲜活性的特色,承载了四川人崇尚儒雅的传统、乐观包容的气质、幽默风趣的谈吐还有内心翻江倒海的创造欲望、改变命运的世代追求!
 
刘戈:自己一直想和彭长征老师合作也是由于被他执着于研究成都本土文化的态度和精神所吸引:他虽然是在外面飘了多年,但一直牢牢的记住了自己的根。当他回到成都后,所有的作品,尤其是即将面世的《芙蓉忆—四川方言》图书都是地地道道成都的味道。对于四川文化,很多人是通过文字、影视剧、脱口秀去传播,而彭长征老师以水墨和文字结合的方式会让四川文化在传承上实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彭长征:我当时从外地回来的时候,用四川话交谈时就是觉得特别味道,不由得心里感叹着:东游西晃跑三趟,父母召唤回故乡,四川文化很丰富,回锅肉片味道长。
 
\
彭长征《芙蓉忆—方言系列》绢本画册
 
99艺术网:对于即将发行的《芙蓉忆—方言系列》图书,彭老师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下?
 
彭长征:刚才所谈的方言文化就是我这本书的主题。至于为什么会去做《芙蓉忆》这一系列图书,简单概括来说:成都这座城市,远处是青城山、都江堰,近处是青羊宫、武侯祠,从这里流出的甘溪,传承了四川文化,也孕育了成都这座古老的城市。当如今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散布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时,我们该怎样去回味它的过去、体会它的现在、掌握它的将来?带着这样的自问,我创作了《芙蓉忆》这一系列图书,第一本《芙蓉忆:漫画·唱成都》以90幅的水墨漫画和45篇文化随笔来解读了成都这个城市的前世和今生。而即将推出的《芙蓉忆—方言系列》的范围就更广,把我们四川方言怎么演绎我们四川人安逸生活的态度、雄起的生活状态都通过100幅水墨漫画、100句经典的四川方言、100个龙门阵去表现。我相信观者看了这本书以后,会对四川方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