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办展——艺术展为何乱象众多?
0条评论 2015-07-28 14:36:40 来源:人民网 

\

艺展有哪些流行病?

近些年的艺术市场,屡屡出现艺术机构与展览场地物业之间因租金等问题引发纠纷,更有知名艺术区先后遭遇强拆的状况。

地点:追求“高大上”

受消费主义大潮的影响,不少艺术家都青睐某些高档场所,看中它的社会价值,希望利用它的社会价值来证明自己的艺术水平。尤其是近几年,“人民大会堂”以及众多社会名流成为了一场展览成功与否的象征。一些画家仅凭在这些高规格场所举办了美术活动,邀请了一些领导和名流捧场,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国家”的肯定。

除此之外,艺术大型展览的“开幕式现象”非常严重,有如海潮潮来潮去,只留下现场“狼藉一片”。也有人将这种开幕式现象形象的比喻成为颠倒的奥斯卡颁奖活动,貌似华丽堂皇的学术气氛,却充满娱乐神经。

无关人群流动:“会虫”看展只为寻合作

如今,艺展的乱象不仅存在于主办方对场地追求的不合实际方面,还在于参展人的非专业性上。就在北京各大艺术区的展览活动如火如荼时,有这么一群人也在快速的加入到了艺术发展的行业里,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却在三百六十行以外,这群人参加展览只为收集媒体资料,或者以收集展览中的画册、名片等为目标。这类人群有一个通用的行话名称:会虫。

“会虫”这一职业,最早在台湾兴起,泛指以参加各类研讨会及展览活动为职业的人群。而如今,这一新兴职业正在国内逐渐形成气候,他们有些人以此为生,有些则在工作之余以此做起了兼职。这些“会虫”,用各种头衔,混迹于各大艺术区的展览开幕中。这些人阶段性的变换着各种头衔与身份,如某杂志编辑变换为艺术行业内某知名网络媒体老总的身份,又变换为某媒体女性记者的身份,以此来不断向美术馆索要媒体宣传资料。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