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山:我最害怕的却是平庸
0条评论 2015-08-04 10:19:25 来源:芭莎艺术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于2012开放,李小山出任馆长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于2012开放,李小山出任馆长

回望30年∣“做好分内事”

记者:整体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已经不再具有重建新秩序的能力或欲望,而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进入既定的秩序当中。您如何看待这一点?

李小山:我觉得教育体制要负最大的责任。有些学者惊呼现在的教育机制是“集天下英才而毁之”,此说法是否准确姑且不论,但一代代以考试为轴心的青年人确实被既定秩序驯服了。有关教育方面的话题很大,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根据我在大学任教多年的经验看,全局性的坍方仍在继续,干着急也没用。

记者:但我们能否理解您这一代人正是现在既定秩序的建立者,您自己觉得您已经从叛逆者成为当权者了吗?

李小山:我可能有一点点“权”,但在权力系统里面算一粒芝麻。我比较反对代际划分,50代什么样,60代什么样,70代、80代、90代什么样。总起来说,每一代人都有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是,50一代或60一代不会比后代人更高明。以我的观察,我们这一代人里面的二百五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他们附和秩序,同流合污,是后代的坏榜样。反过来,80一代、90一代也有厉害的人。希望他们更多地代表善,不要很快变得世故起来,最终与恶为伍。

记者:可否描述一下您所理解的一个健康的艺术生态?

李小山:艺术家安安心心创作,拿作品说话;艺术批评像那么回事,别老是拿钱写广告词;美术馆做好分内事,展出该展出的东西;权力和资本退后些,再后些。总之,艺术生态既然称之为生态,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少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

记者:在30年之后的现在回望’85新潮,您会向现在的年轻人(90后、95后、00后)怎样描述那个时代?

李小山:和现在许多年轻人患了厌食症不一样,那时的我们饥饿感强,逮啥吃啥。我们没有互联网和信息爆炸,只有图书馆和书店里不太多的图书资料,我们扑上去,像现在沉迷在电玩和游戏里的人那样,不知疲倦,甚至来不及消化——就是这样,阅读和思考给了我们动力,尽管我们先天不足,但是毕竟参与到了开拓新局面的潮流里,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现在对’85新潮的重述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对它的评价是太高了还是太低了?

李小山:’85新潮只是补课。我们缺得太多了,再缺下去,如邓小平比喻的,我们就要被开除球籍了。即使到了现在,我认为我们仍在补课,因为缺口仍然很大。这么说吧,’85新潮只是一种标记,表示我们要融入球籍了,要融入国际了,不再活在地洞了。评价’85新潮离不开这样的历史背景,否则便是自说自话。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