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 群虎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90年作
68.5×137.5 cm.
RMB: 4,000,000-5,000,000
展览:1992年3月14日-28日,香港“九十年代的吴冠中画展,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斯民艺术苑联合主办。(展览期间吴冠中作“我的创作心路——吴冠中”讲座。)
著录:
1.《九十年代的吴冠中》P20,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斯民艺苑,1992年。
2.北京荣宝2006年春季大型书画拍卖会《当代中国画风貌》,封底作品。
黄土高原满山沟壑,颇似老虎斑纹;山形巨大,或伏或卧或昂首或回顾,又极似老虎之群。吴冠中到黄土高原的第一感受便是面对了壮观的虎群,而看过黄土高原,又激起了他画老虎的欲望。于是,1990年,作者创作了这件《群虎图》。描绘了四只呈俯卧状神态各异的老虎。线条与色块参差布满于整个画面,律动感十足。老虎的形体不靠线条勾勒,而是由其身上的花纹和躯体的姿态来表现,画家用变形、分解、扭曲等西方现代的艺术的手段去改变和突出这些因素,充满了装饰性与简洁性。老虎虽为俯卧,看似平静,但却由眼神传达出了自己乃百兽之王的地位,气势撼人。画中老虎取卧势,以浓墨点染斑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老虎鼻子与胡须处画得精致,足见画家的粗中有细;以黄色绘老虎的眼球,又以浓墨点出眼珠,虽是卧虎却是虎视眈眈,眼神清冷,令人望而生畏。整幅画面具象与抽象结合,结构缜密,构图饱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虎的强烈感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
徐悲鸿 枇杷·行书对联
立轴 1935年作
画:130×76cm. 对联:135×33cm×2
RMB: 7,000,000-9,000,000
《枇杷图》所饱含的是徐悲鸿与李济深之间的友情。“李公”即李济深(1885—1959),国民党高级将领,1933年联共反蒋抗日,抗战期间大力支持桂林抗日救亡活动和文化出版事业徐悲鸿在1930年代中期被广西省政府聘为顾问,随广西省府迁至桂林,二人相识,一见如故,备受对方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此间,在李济深的帮助下,徐悲鸿将其所有的画作和藏品全部从南京装船运至桂林,储藏在“七星岩”内以躲避日寇战火的破坏。为了纪念这段乱世友情,徐悲鸿多次以画相赠,因李济深是广西苍梧人,曾经送成熟的枇杷给徐悲鸿品尝,徐悲鸿对此印象深刻,所以画了多幅枇杷图,并在画中写下同样的题识:“每因佳果识时节,当日深交怀李公”,以表达对于友人的思念。此幅作于1939年,正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徐悲鸿在新加坡举办展览,筹赈救国,想起在国内奋战的友人,感慨万千,因有此作,印章“长顾颔亦何伤”亦映射出其此时的心境。在另一幅作于同年的《枇杷图》(藏于徐悲鸿纪念馆)中,徐悲鸿描述了同样的境况:“此乃五年前因不食枇杷,五年之想念李公赐食白沙枇杷之诗也。于今又五年矣,仍未得食也。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