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上海--上海将于2016年1月10日至3月15日在西岸艺术中心举办“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来自主办单位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与主策展人丁乙先生一起阐释了本届艺术设计展的主题:设计之变。
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30年来,我们不断与新事物相遇并擦肩而过,经历着潮起潮涌般的理念和观念变迁,同时不停顿地积累着新经验。现在,中国设计业正从吸收、采纳和更新阶段逐渐进入到创造阶段。这种变化联系着整个世界的思想和技术革命的进程。而在中国,城市化的推进紧紧伴随着对新生事物的探索,其中涵盖了思想的转型和价值观之变。
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改革深化战略到城市塑造中的新型创新模式实践,再具体到设计领域变风改俗的转型;从最早期的商品美化、商品直接的广告手法以及美工、实用美术、装潢设计等初级职业定位,发展到如今的设计教育国际化、普遍化,设计已经成为助推商品贸易、成为经济转型乃至新的商业增长模式等新型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设计也已经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本届设计展组委会秘书长汪大伟致辞
汪大伟说,本次上海设计展的主题鲜明。自2003年首次举办以来,设计展主题从“浅尝设计、层层摸索”到“美学城市、探索未来”再到今天的“设计之变”,上海艺术设计展不断在追求创新,展现新格局。上一届主题“美学城市”描绘了图景,而今“设计之变”主题上升到了哲学追问与思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让设计担当了怎样角色?这是本届主题要探索和探寻的问题。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本届设计展组委会副主任迟志刚致辞
上海市徐汇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吕晓慧致辞
自2003年首次举办以来,历经十余年,上海艺术设计展不断求新求变。知名艺术家丁乙先生为本届上海艺术设计展的主策展人,策展团队包括享誉国内外的四位策展人-卜冰、冯峰、毕月(Beatrice Leanza)和胡本立(Ben Hughes)。“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将呈现新风向,由四大板块、三层纬度组成:
四大板块包括“聚变力”、“新物种”、“泛学科”和“未来场”。西岸艺术中心主场馆四个展区之间以及边缘空间将嵌入16个具有互动性的独立微型小展馆,它们将以“设计加油站”的板块散落在整个展出空间,既可将其看作板块之间的连接点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动力引擎。
此外,在本次设计展还将亮相三个特别项目,一是英国零碳工厂建筑事务所新设计出的轻便新型空中零碳建筑-----停车场上的白领公寓。该设计充分利用城市中庞大的停车场空间,实现了建筑和自然能源的结合,并且将空间再利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还有与瑞士文化基金会合作,全面呈现过去5年来瑞士平面设计大观的“瑞士平面设计展”;以及由德乌斯托大学工业设计的Marcelo Leslabay教授策展,由下属于西班牙外交部的西班牙合作与发展署组织的“重置设计--全新工作模式”,展览汇聚了近三年里由年轻的西班牙设计师和建筑师团队创作的家具、灯饰及当代室内装饰设计。
三层纬度即三个层次的城市纬度。除第一纬度主场馆内核心展区外,连接周边西岸相关小型场馆如:设计中心、艺术中心、画廊、建筑设计工作室、两大美术馆艺术品店,沿江人行景观道临时性展示,链接沿江已有相关设计设施,工业遗址和众多小型实验建筑等形成第二纬度的展示区域。 同时展览增加城市分展区的链接;纳入上海相关的设计场馆、设计院校、设计中心、艺术设计商场、美术馆商店、设计店铺、创意产业园、艺术设计区域、着名设计师工作室,联结成第三纬度的业态展示并编制“上海城市设计地图”。
自1月10日开幕式后,“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在2个多月内将举办多场形式丰富的活动,包括评选上海设计奖/上海设计师奖;世界华人设计师论坛,英国设计讲座,香港、台湾、澳门、深圳、上海设计研讨会等多个设计论坛和讲座; 中小学生设计冬令营暨中小学生艺术设计创意奖评选; 品牌活动周;设计师服装秀;城际设计一日游活动/徐汇艺术设计一日游;年节创意梦工坊;设计电影放映周;无土栽培体验周;校际设计项目工作坊;周末创意市集/智造市集;设计寻访活动暨寻访老建筑/寻访乌达克/寻访科创中心/张江高科园区/着名设计师工作室。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