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
策展人:冯峰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生成的物种。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每天都有大量的物种在灭绝,同时也伴随着新物种的发现。我们在保护濒危物种的同时,也应对新生物种给予充分的关注。新物种的产生,取决于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开放、嫁接、重组、突变和交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经历了从思想观念到物质生活全面的冲击和嬗变,也产生了无数新生事物。设计在其中,也经历了多极交错、碰撞、生长……。
“新物种”展览计划,正是试图对设计与艺术领域的扫描和穿刺,提取那些被全球化和消费主义浪潮所遮蔽的鲜活而生动的新兴设计现象。试图用生物学的物种变异观去阐释和呈现当下的“设计之变”。无疑,近三十年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场。中国设计也从吸收、采纳、更新中逐渐进入到设计的创造阶段,开始成为一种混杂着生产、科技、艺术、社会以及新思想的文化现象。中国,也正在从世界工厂开始转变为可能产生新思想和新生活方式的发生地。
“新物种”版块作品:
包括“灵魂出窍-2”、“发髂”服饰、“鸭兔”、“茧”等。
SagemCeramics Bany
泛学科
策展人:毕月Beatrice Leanza(意大利)
“泛学科”是一次跨界展览,概念性设计策略和使用实用策略集聚一起,将生产、传承和地点的现有关系融汇为一个个新的构象。展览将审视各种不均衡或无人问津的发展框架,重新绘制它们在社会、文化和空间维度的种种联系,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当代中国物质生产与城市化进程等巨变中产生的、或由此催生的整体性思维。
虽然艺术家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涉及面广泛,从城乡的复兴,到工艺思维的创造和演绎;从对数位化知识,到草根智慧,几乎无所不包,但真正让他们付诸行动的共同推动力是价值创造、共同实现的需求、以及道义上的惺惺相惜。
展览是各种立场的一次大汇演,其背后有一个秘而不宣的前提,那就是,大家都认同当今的设计是各种无形和有形的跨学科、跨系统结构的“元项目”,必须依赖各种深深根植于实际知识的各种流程的互动而运作,必须赋予文化上具有倾向性、有着区位特点的官能以更大的权能。所有参展作品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们动态地存在于一张共同创作和融汇知识的再生性网络中,它们在行动校正天平中的迂回做法,可以再次燃起各种业已被打破或过时的生产和继承关系,并将其置入同呼吸、共命运的全新流程关系中。参展艺术家大声疾呼:设计行动应该发轫于由情景决定的人文和社会交往智慧,于此同时,他们努力探讨各种想法和技术边界,将设计推向新的天地。
此次展览将在上海艺术设计展的大框架下以现场舞台的形式呈现,并以建筑工作室reMIX设计的“动态总计划”的名义推出,所有选定的展览作品将汇集成一个视觉和空间景观,让观众参与互动,参加各种活动和现场演示。展览将分成四个板块:基础架构矩阵、增长议定书、填充,以及实体与物性。
PCM Reversed Volumes
MadLab Butakita
Usame Alacena_derribos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