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至2015,北京保利陪伴中国现当代艺术走过了跌宕起伏、意义深远的十年。在公司迈入全新“十年”之际,我们十分荣幸地宣布常天鹄先生已于2016年3月11日正式加盟保利,任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艺术总监一职。
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门人员于常玉作品《蓝色背景的盆花》前合影
又到春江水暖时。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清晰地透露出一丝曙光。说是一丝,因为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知识提前量决定了这一丝曙光在下一刻会转化为灿烂。艺术品市场在中国的成长短期看虽然是曲折的,但长期看必定是上升的。因为艺术品与房产、股票等其他资产有本质的不同,无论社会危机还是经济危机,危中也孕含机,最危的时刻也是机会最好的时刻。上一代的财富转到下一代,其实好东西的总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就那么多,现在价格低的时候不买,难道还等着暴涨时买吗?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和期望不单是停留在价格上,更多是审美需求,人们期待更精彩的作品。保利拍卖十年来同大家一起见证了无数精彩时刻,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不但成功地开拓了艺术品大市场,更是引领了一个又一个艺术潮流,发展了一批又一批收藏家。很荣幸,我又回到原来奋斗过的岗位,我的同事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专家,在各自的领城里成绩卓着。业务上,李小雯拥有最多的国际大客户资源及丰富经验。田恒在当代艺术及抽象艺术领域有相当建树。李雅璐在新艺术市场锐意开拓,在当代板块有广泛的人脉。魏亚男专注于中国近现代艺术史老一代艺术家的挖掘。周彬芮、刘丰鸣、扬帆、陈籽亦、童遥,她们各有所长,或文献、或整理、或后勤,井井有条。我有这些优秀的同伴,甚幸!在新的一轮市场环境考验下,我和我的故友新朋一起,仔细探究买方心理及源头真实需求,为藏家建立一个靠谱的数据库,让新老藏家买的安心,卖的信心,我们的团队才会顺心。07年,我们赶上金融危机,去年我们赶上最严峻的宏观调控危机,但我们依靠我们的专业判断和敬业精神都挺过来了。我们这次春拍就从这件难得的常玉杰作开个好头,望广大藏家和我们一道再次创造新的辉煌!创造新的艺术品繁荣!谢谢大家支持。
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总监 常天鹄
常天鹄
学历: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曾于1997一1999年赴法国学习油画修复,对欧洲各博物馆收藏了如指掌。
工作经历:
2000年,任职清华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参与保利剧院整体装修改造工程。
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任教,主讲艺术设计课程。
2003年,任职中国油画学会,协助组织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05年,任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2006年,保利拍卖创现当代艺术成交额全国第一。200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俱乐部演讲中国当代艺术,赴新加坡、香港、印尼、台湾巡展推广中国当代艺术。
2007年,保利拍卖创办夜场拍卖模式,并以单场4.4亿的成交额创全球最高价。与同事共创拍卖新局面。
2009年,保利拍卖全年总成交额突破百亿大关,进入中国艺术二级市场交易鼎盛时期。与同事共同荣获多项政府颁发奖励。
2010年,担任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资深顾问。
2012年,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考察博物馆。
2013年,受邀赴新加坡及印尼创作大型宗教油画《神土》。同年创办中国新经典画会。
2014年至今,深入研究艺术品市场,建立有效收藏数据库。
十年征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全国征集现已全面启动。无论盛夏严冬,保利拍卖都将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及其市场发展倾尽全力。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经营范围包括:中国经典油画、中国当代艺术(包括油画、雕塑、影像、装置等门类)、国际当代艺术、艺术设计等几大板块。作为保利拍卖的核心部门,我们将继续凭借着专业服务、精准的市场判断,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更加严格的学术标准和更加开放的前瞻视野,继续在现当代艺术领域深入挖掘,精耕细作,力争为藏家带来更多具有坚实价值的艺术佳作,也期待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孕育更多的未来可能。
常玉《蓝色背景的盆花》
常玉《蓝色背景的盆花》布面油画 72.5x46.5cm 1956年作
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外来文明与中国文化的交互影响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巨大震荡。在中国美术类学生的留学生中,常玉算是极为特殊的一位。常玉二十岁留学法国,少年扬名,却在1931年后接连遭遇婚姻失败、家财散尽,直至闭门独居、客死巴黎。一生跌宕,令人唏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能够在当时世界艺术中心备受瞩目的中国艺术家寥寥无几,常玉却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不仅频频亮相于巴黎各大沙龙,同时更能比肩于毕加索、杜尚、勃拉克、莫迪里阿尼等当时引领西方前卫潮流的现代艺术大师,从而获得与他们共同展览的机会。常玉在其丰富阅历的促发下,最终于自我艺术创作中寻找到“西方”与“东方”对话的可能。
作品局部欣赏
作品局部欣赏
作品局部欣赏
作品局部欣赏
创作于1956年的《蓝色背景的盆花》是艺术家作品中一幅同时标记创作年代、画家签名及题写地址的难得之作,也是常玉后期花卉作品中极尽繁华落尽后凄怆寂寞的经典之作。忧郁的蓝色弥漫于整个画面空间,蓝色的背景深暗却又透明,在色彩反复的层层积染之下,透射出如中国古典漆器一般的光泽,仿佛浸润着时间流淌和磨冽的痕迹;盆花居于画面正中,花瓶和花卉的艺术样式分别撷取自中国瓷瓶的传统形制与中国花鸟画的精细呈现。以上如此,似乎都与他后来沦落到巴黎的家具店铺以描绘图案维生以及中国漆器、家具深有研究不无关系。白色的瓶体、蓝白相间的植物传达出色调的单纯与通透。简约纯粹、生拙慵懒而又遒劲有力的线条和色块投射出同一时期马蒂斯表现主义与罗斯科抽象主义所内含的神秘性与穿透力,同时也显现出常玉自幼以来东方书画的浓厚熏陶。在看似淡薄与宁静的表层之下,作品中波澜着难以遏制的乡愁。这与毕加索在其“蓝色时期”作品中那些面容枯槁、无家可归的孤独灵魂并无二致,早已潦倒落魄的常玉尽管在旁人看来潇洒不羁,心中却始终暗藏着一处怀乡情思。正如吴冠中曾如此评价常玉的艺术:“他作品流淌的偏偏是母土的情愫,被深深掩埋的乡愁化作了他艺术的种子。”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