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当蒂姆·马洛(Tim Marlow)还是著名的国际当代艺术画廊——白立方画廊(White Cube Gallery)展览总监时,他就曾多次来中国讲解达明·赫斯特的作品。2015年起,他成为皇家艺术学院的艺术总监。在过去的十年中,他曾与一些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一同工作,其中包括查克·克劳斯、杰克·查普曼、崔西·艾敏、安塞姆·基弗,并结识了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
这一次,蒂姆·马洛再度出现在中国媒体的视野,他的身份是2016年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大奖赛的评委。3月28日,这个奖项的最终获奖者将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揭晓,名单包括1位“约翰·莫尔绘画奖大奖”与4位“约翰·莫尔奖”艺术家。与此同时,“2016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作品展”也将在美术馆开幕。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蒂姆·马洛依然保持着英国人惯有的严谨。虽然多元创作媒介、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艺术界,“绘画已死”的消极论断或“绘画是否还有意义”的质疑不绝于耳。但蒂姆·马洛对此却另持态度。
谈及架上绘画的发展前途时,蒂姆·马洛首先肯定了“绘画的地位不如以往”,随后又表示:“在视觉艺术领域中,绘画在过去几千年里一直占据着霸主地位。但现在,绘画再也不是霸主了。“但紧接着蒂姆·马洛又坚决否定了“绘画已死”的论调,并且激动地将这种言论称作“垃圾”(rubbish)。
“绘画不再艺术创作中占有霸主地位,但摄影、录像也并不是这个领域类的霸主。从创作媒介和创作方式上来看,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换句话说,如今没有哪一种媒介可以占据霸主地位了。”
《21世纪》:你说绘画不可能死,那你认为绘画艺术在当今艺术界的意义和地位如何?
蒂姆·马洛:上世纪60年代末,欧美评论家提出了绘画已死的论调。但绘画在西方艺术中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即使未来会涌现越来越多的艺术语言,绘画也绝不可能消亡。我们的祖先千百年前就在洞穴墙壁上作画,直到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在学习绘画。绘画仍然是人类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甚至可以说,是绘画让其他艺术语言有了存在的意义。好的绘画作品永远会在艺术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其他艺术形式给绘画带来了压力,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百多年前,人们发明了摄影,这就迫使绘画做出改变,并且让人们尝试用绘画去触及摄影所无法抵达的深处。本质上,绘画是和周围世界交流的方式,与此同时,绘画也在和其他艺术语言交流并彼此影响。
《21世纪》:包括达明·赫斯特、翠西·艾敏在内的YBA(Young British Artists,年轻英国艺术家)如今已是世界级的艺术家,你认为Post YBA(后YBA时代的艺术家)能否达到YBA的高度?
蒂姆·马洛:YBA现在已经是MBA(Middle Age British Artists,中年英国艺术家)了。我并不认同用年代划分艺术家的做法。实际上达明·赫斯特和翠西·艾敏有什么相同点吗?他们既没有上过同样的艺术院校,也没有采用相同的媒介创作,甚至连作品风格和内涵都不一样。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以及他们之前的人所作出的努力奠定了伦敦成为当下国际当代艺术中心的基础。
后YBA更加碎片化,更加难以用一个标签归纳。YBA这一代中的确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但每个年代的艺术家都有不同的成功模式,如果后YBA一味模仿YBA,那他们肯定不会成功。但如果他们坚持自我,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不要再继续执着于年龄或年代的界限了,不要给艺术家们贴标签。2014年的约翰·莫尔绘画大奖得主Rose Wylie得奖时已经80岁了,那他应该属于哪一代的艺术家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人生后半段才开始展露艺术天赋。人们会活得越来越长,也会有越来越多高龄人士加入艺术创作的行列,所以不要再拿年龄或者年代说事了。
《21世纪》:作为一名资深的展览总监、一项国际艺术奖项的评委,你寻找的艺术家是怎样的?
蒂姆·马洛:比起“寻找艺术家”,我更赞成“寻找好的艺术作品”这一说法。我希望看到兼容并蓄的作品。这很难定义,也很难打分。兼容并蓄的意思是这个人的创作有完整的体系,他/她的作品中有生命力、有力量。艺术家一定要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绘画本身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如果一名艺术家只想着做前人做过的东西,即使他模仿得再好,都没有意义,例如画家就要学会从不曾有过的视角出发,去探索绘画所能表达的极限。
《21世纪》:艺术推手到底给这个市场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相反?
蒂姆·马洛:不光艺术领域,时尚、传媒等各个领域都存在品牌推广这样的市场环节。“艺术是纯粹的”——这可以说是一个有点浪漫得不切实际的观点。艺术本身就来源于我们身处的社会。艺术家们也不是住在山洞里的原始人。我知道有些艺术家的确是在追逐市场,但绝大部分的艺术家都是先谈艺术,再谈市场。近年来我发现的一个悲伤的事实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把所有人联系了起来,于是全世界艺术家的作品都越来越像了。我希望年轻艺术家们不要只想着如何与这个广阔的世界产生更多联系,而是能专注于回到自身,回到自己本身想做的事情上,创造出更多独特的东西。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