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鲁 《对话》
行为艺术通常被视为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也有人定义为“表演艺术”、“观念艺术”。蔡青对行为艺术给出的定义是,“艺术家亲身加入,精心策划而推出的行为或事件,并通过与人们交流,一步步发展,形成结果的过程”。所谓艺术家“亲身”参与,则包括物理性的身体参与,或精神性的、心理上的身体参与。
行为艺术观念性很强,直接表达艺术家本身的观点与行动,这与传统艺术多采取迂回表达手法的做法大不相同;而其表现空间也具有无限的潜能,走出了艺术家的画室、创作室,以生活处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为资源,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现状或变化,通过一个场景衬托出艺术家想要吸引公众关注的社会性容量。
杨志超 《种草》
蔡青指出,行为艺术最有效的表现手法就是其互动功能——互动性是行为艺术打破传统艺术高高在上、封闭性的重要特性,通过互动才能让观众成为再创造者,构成作品、主旨的一部分。这样一来,行为艺术才打开了沟通人们共同记忆的门槛,形成了某种未来期待的基础,调动起人们(艺术家、观众乃至其他人)共同的疼惜、羞耻、感动、难堪、悔恨乃至一般良知。此外,行为艺术的互动功能,在电视、互联网时代,还将改善原已日渐生疏的人际关系,促成人经常性的反思、重拾被遗忘被忽略的传统价值,因而可以起到精神疗愈作用,对人心是一种慰藉。
对于行为艺术的互动形式来说,首先是身体的互动,早期、中期行为艺术常常进行“封闭式的互动”(实验),通过限制艺术家自身物理活动来促成观察、反思;“与他者或物的互动”,则刻意通过引入人与他者或物的关系,来让事态被促进或推动,推动观众形成互动;“偷窥与角色的置换”,最大范围地调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营造出让观众感觉成为主体、主角的空间与气氛;“集体性的动员和参与”,这类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内地出现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地切入社会热点话题,与城市发生关系。
谢德庆 《绳子》
再来看精神性的互动。身体互动通常较容易实现相互了解,而精神性的互动则会产生误解,即观众误读艺术家的愿望。另一方面,在行为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于情绪的把握至关重要,恰当地运用情绪的感染力能够更好感动观众,沟通情感,达到有效和广泛的互动。精神性互动的高度发展,会促成极具现实批判性的行为艺术出现。而在近年来,是对着电子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行为艺术的互动效应发挥更趋明显,艺术家发挥才干的空间大大扩展。
为什么说,在不少人看来,本已显得离经叛道、愤世嫉俗的行为艺术,还可以发挥治愈功能,让陷于种种困惑与煎熬的人们得以完成精神疗愈?行为艺术是动感的,并且还是现场的,因为具有更直接和更敏感的触觉与表现性,具有感染性,不受媒体限制,可以自由运用以及随机应变。
行为艺术对于一些参与者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由艺术家引导和启发,使之加入行为的过程,从而激起参与者的投入并且从中得到反馈。
国内一些艺术家策划的行为艺术实践也对准了不同时代感的事件、元素结合在一起时带来的悖谬,让当事人看到,获知某种意义的社会关注,从而完成心灵满足。这方面最典型的主题、实践例子就是围绕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失独”现象,让不幸的当事群体受到慰藉,并设法让社会关注、关怀这些当事者。
马六明 《Fish Child》
行为艺术要完成心灵治愈,需要破除相关的社会偏见,观众也好,文化评论家也好,都需要克制因一时的不适感,或感到主题难以理解而生的排斥情绪,有必要拿出一定的耐心去理解行为艺术作品的寓意、智慧。当然,与之同时,行为艺术创作与实践也需时刻处于反思与检讨,在目前这种商业诱惑的情形下,中国的当代艺术面临着挑战,而行为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先锋,更需警惕出现变质和社会杀伤性的可能,要淡化、控制行为艺术对于社会实质危机的强烈表现性,保持艺术本身的严肃性。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