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纯《未来即时客工》。图/ 非池中艺术网摄。
今年秋天,台北当代艺术馆在消防系统更新後重新开馆,推出第一档展览「无尽的仪式」,是罗禾淋与陈依纯的双个展,希望打破科技或国家规范的限制,找到逆向操作的可能。展览展至10月23日。
罗禾淋表示,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有既定的流程或步骤,熟悉时会变成既定的习惯,例如面对手机或社群网站时,一定有特定的操作步骤,就像某种仪式,当艺术家选择破坏框架、逆向行走的时候,在仪式里是走不到终点的,就好像一场「无尽的仪式」。
转换影片像素 太阳花影片上传优酷
一进展间,可以看到罗禾淋作品《口袋中的抗争》,墙上挂着四张输出的图片,代表执行计画时碰到的四个问题,转角处则有桌椅、电脑和投影装置,让观众能坐下观赏作品。在中国,影音网站会对上传的影像进行审查,上传成功後,在影片上会加上浮水印,似乎在侵占这件作品,让艺术家产生这项计画。
罗禾淋在网路上找到太阳花学运的影片,上传到中国的优酷网,在上传时影片被审查挡下,被告知触犯法律。他决定改变影片的像素流动,让它变得不规则,二次上传後就成功了。他在展览现场架设摄影机,让网站上的影像还原。罗禾淋表示,网路上有许多不合理的机制,希望用诙谐的方法将作品成功偷渡。
陈依纯《未来即时客工》。图/ 非池中艺术网摄。
在街头画上隐形涂料 观看权交给路人
本次展览中,有两件作品由艺术家合作完成,《隐形的方向》分为录像和绘画。在新加坡随地涂鸦是犯法的,艺术家决定挑战这个机制,由陈依纯用隐形涂料在路上画箭头,最後会找到一组密码。罗禾淋则是在晚上拿着UV手电筒寻找。因为用隐形涂料,路上行人不会发现异状,只在罗禾淋寻找密码时侧目观看。
艺术家曾和新加坡的驻村单位讨论,创作是否会违法?驻村单位认为,艺术家把决定权交给观众,除非他们打开UV手电筒才会看到作品,应该没有犯法的疑虑。艺术家想透过作品告诉观众,「我们经常被隐形的方向指引,无意识地朝那个方向去做,要如何打破这样的惯性呢?」
罗禾淋《口袋中的抗争》。图/ 非池中艺术网摄。
《拭痕-台北当代艺术馆》是在2012年开始执行的作品,两人在2013年在当代馆闭馆的晚上,用胶带绕行观赏动线,沾黏地上的灰尘、观众的毛屑与DNA,将它保存下来,制成胶卷影片和动画。放大的影像呈现肉色质地,随着影像的移动,可以看到抽象的线条和斑纹流动。罗禾淋表示,观众认定某个物品是展品时,才会去观看它,想透过把垃圾转变成作品,打破观众的既定印象。
陈依纯在新加坡驻村时,观察到外来移工(客工)的问题。新加坡当地居民认为,缅甸客工在草地吃饭的行为有碍观瞻,打破了当地的规范。这让她想到,台湾人看待不同国籍的人、台湾孩子到澳洲打工度假时,也会因为行为、肤色产生隐微的差别看待。全球化的移工议题促使她创作《未来即时客工》这件影像作品。
罗禾淋《口袋中的抗争》。图/ 非池中艺术网摄。
陈依纯表示,在新加坡驻村时,有机会认识当地人、和他们聊天,加上她在台湾会跟外籍劳工闲聊,把听到的故事重新融合,形成影像文字。前面用大总体的叙事,第二段则是用第一人称的说法,配上在街头拍摄的场景,形成众多移工故事的心境呈现。
罗禾淋、陈依纯《隐形的方向》。图/ 非池中艺术网摄
罗禾淋、陈依纯《拭痕-台北当代艺术馆》。图/ 非池中艺术网摄。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