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银川来阅读西部:你跟西部仅隔了一个展览的距离
0条评论 2017-03-21 13:03:0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银川,地处银川平原中央,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与美丽风光的塞上名城。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平时早了些,三月的凤凰城已经暖了起来,偶尔飘来的微雨似乎呼应了本次银川当代美术馆展览的主题“雨滴的阅读”。3月18日,“雨滴的阅读--西部艺术家文献展”与“中国制造”双展同启,也拉开了2017年银川当代美术馆展览的序幕。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荒芜需要雨滴的滋润

“雨滴的阅读——西部艺术家文献展”,邀请了20位根植于西部的艺术家,涵盖了60、70、80年代,他们分别是陈可、郭伟、何森、黄淋、贾鹃丽、李剑锋、李秋实、刘仁仙、刘影、庞茂琨、邱炯炯、任小林、苏斌、王荣植、韦嘉、谢帆、荀贵品、夏炎、张爱、张钊瀛,他们中有的是有艺术家谱系关系的,譬如师徒关系。展览不仅全面展示了艺术家作品,也用手稿、视频和文献等形式充分揭示了艺术家作为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

建构西部艺术文献库是一个看似漫长与无聊的过程,为什么做文献展?银川当代美术馆馆长谢素贞常常会思考到底能为西部的艺术发展做些什么呢?建立长久的文献库是一件有着深远意义的事情,与东部呈现多元化不同,西部充满了神妙,我们会讨论当地的问题来累积资料库,用展览来说话,结合艺术家纪录片、画册、文创店、艺术图书馆等多种形式,呈现这个文献展。它不仅是艺术展览,更强调一个反省的过程,艺术创作要充满激情与挣扎。艺术创作一定要有持续性,艺术文献库中一定要有西部艺术家或者伊斯兰艺术家,利用展览阅读的方式来实现,跟资料夹不一样,借助画册、视频,将来建立一个资讯的点,不在于大,更强调累积与分享的方式,朝着实验的方向去努力。对于选择艺术家的准则上,谢素贞说,一是坚持了很久,一直在创作的艺术家,二是刚刚冒出头来,很值得鼓励的艺术家,他们都要对艺术有一颗坚定的心。

参加文献展的代表艺术家何森在开幕式上说,艺术家是很难被代表的,20位根植于西部的艺术家,从这里生长出来,但却是沧海一粟,西部的概念容易引起人们的抽象联想,作为原生个体系,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创作,会清晰感受到西部不同的人文特质,梳理概念,抽象感受与联想,进而寻求今天的文化意义,只有努力建设自己本土文化,才能凸显自己的文化价值。

中国制造:匠心与手作

银川当代美术馆“中国制造”系列展览于2016年开始实验,旨在邀请国内外艺术家使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中国材料制作成艺术品,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和深远意义。此次展览邀请了两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孟柏伸和毛同强:一个展厅、一件作品、一个艺术家,在预算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极限的空间挑战,通过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将“荒芜复化为神奇”。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开幕式现场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发言
开幕式现场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发言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制造强调的是匠心跟手作。在去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自此,匠心精神被更加关注起来。谢素贞坦言,“匠心”在艺术中主要指的是艺术家自己动手,亲自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去,回归自我。参与走过必有痕迹,有了痕迹,他的作品才有温暖。

中国制造孟柏伸作品
中国制造孟柏伸作品

中国制造孟柏伸作品
中国制造孟柏伸作品

孟柏伸:重生与升华

孟柏伸的作品“中国制造003”之《悬置》,原材料来源于北京郊区一个村庄拆迁后,被砍伐的几十年老树,这棵树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艺术家将它转化成作品,它不远千里来到银川,这棵树本来可能在庭院,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见证今后发生的故事。孟柏伸通过艺术的处理,延续了它们的生命,如凤凰浴火涅盘,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得到升华。《悬置》从取材、切片、去皮、打磨、编号、涂抹到布展历时四个多月,一笔一划的涂抹,长时间地沉浸于单纯的黑色与苦行式的劳作之中,这是一次创作,也是一次潜心修行,艺术家渴望寻找自我内心的平静与回归精神的真实。

中国制造毛同强作品
中国制造毛同强作品

中国制造毛同强作品
中国制造毛同强作品

毛同强:润物无声

毛同强的《中国制造004》和本土文化、地源文化有关,地源文化牵涉到自然和人的关系,又因宁夏地域的特殊性和此相关,所以他选取了宁夏盐池的泥土,因地缘文化的差异,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这件作品《盐碱地》,揭示了人生惨淡的一面和生命力顽强的一面,银川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外来文化、先进文化来到这里不容易,这件作品是和时间有关的,摆在美术馆中它始终都在发酵和变化的,这个变化也不是由个人把控的,和季节、湿度、温度有关,是自然,身外的一种力量,包括很多问题,都是身外的力量在控制着,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愿望能达成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不可预见不可预料的,可能人面临的挑战就是面对一个一个意外,怎么重新解读重新定位才是我们要思考的。“盐碱地”根据美术馆场地的尺寸,试图用个人意志来表现的一种尝试。毛同强坦言,这件作品一半是老天来做的,可以说是一个时间作品,不一定能按照自己想法走,他相信缘分与宿命论。有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人生、社会都是这样,它所体现的自然和尚未改变的蛮荒,暗示和证明着我们内心深处囚徒般的荒凉,与人面对自然的无助想法一致。

据悉,两个展览的展期为2017年3月19日至6月3日。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