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艺术区调查报告
0条评论 2017-07-18 10:18:21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张玉 刘寻美 王雪茹 石豪 胡斌

\

较于北京、上海,广州当代艺术的民间活动和收藏还谈不上有多浓厚的氛围;为数仍不算多的当代艺术机构沿着自己既定的轨道运行着,甚少出现什么火爆场面和惊人之举;散落的艺术家聚集地和艺术区也没有任何示范效应。但若反过来看,这样的状态也意味着广州的当代艺术被系统整编的强度还不太大,艺术创作更多的是以自我意识倾向与个体选择为前提,较少出现艺术生产中心区域利益追逐的焦灼心态。不过,由于外在大环境的影响,学院对当代艺术采取了较之以前更为开放的态度,并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系科和课程;艺术机构方面,除了公立美术馆作为重要的展示平台外,民间当代艺术机构虽然此消彼长,但总的来说日趋活跃。此外,不少区域形成了当代艺术家的聚集地,活动组织日显频繁,艺术区效应越来越明显。

广州艺术家相对集中的区域大致有大学城、小洲村、Loft345、海外花园、3号线、伍仙桥等处。严格来说,大学城不能说是一个群落,但是自从这一大规模的高校群在偏离市区的“孤岛”建立起来后,这里便逐渐形成一片新的人文生态。一些青年教师长期驻扎在此远郊之地,久而久之,心态和对艺术的体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学生在这远离尘嚣的特别区域中也逐渐孕育出某种创作交流和组织的模式。比如,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大学城校区,形成了一个名为天台小组的跨领域、跨专业的创作交流团体。可以说,这是一个身处学院之中,却又逾越了学院教育的藩篱的艺术与思想的工作坊。

而更有意思的是,围绕着大学城衍生出的社会生活形态。附近的村落因为大批学生的加入而改变了产业结构,餐饮、租房、学生培训、各类生活品小店的业务开始繁荣起来,比如南亭村和小洲村就因为不少艺术生和青年艺术家的入驻而成为了依傍大学城而形成的艺术聚集地。在它们当中都集聚了不少艺术家工作室和相关的小型民间艺术空间。这些年因为大量学生的涌入,昔日边缘的古村落衍生出了学生培训、酒吧、画廊、另类空间等各类产业,它们植入到村落的各个区域。比如小洲村礼堂被承租者定位成一个当代艺术空间,曾每年在这里举行国际行为艺术节,现在则以“你我空间”的名义持续地推动实验性影像项目。而在那些弯弯曲曲的街道之中还隐藏着不少当代艺术机构。其中,腾挪空间也许是面积最小的一个类似橱窗式的实验空间,每个月都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经过的路人在视线范围内不可回避地接收到这一切。小洲村还曾经诞生了由美术院校毕业生自发筹划的极富草根性的“小洲青年艺术节”,力图呈现小洲村青年艺术家自由聚合的状态,在某个时段同时引爆,遍布村庄的各类空间和角落。

广州小洲艺术家村
广州小洲艺术家村

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老校区,周边早已产生某种有别于学院教育模式的思想和艺术的汇集地,比如博尔赫斯书店、Loft345等。前者集出版、展览、交流、研讨、文献管理于一体。在当代艺术界,它因举办具有实验探索精神的展览、讲座,从事联络艺术家的工作以及本身作为作品参展而产生不小的效应。后者则主要是一个相对松散无序的美术学院师生交流、娱乐和展示作品的场所。这种课外的师生的自然聚集和交流,也因为房租和交通的原因,不少美院师生在附近的Loft345和海外花园开辟工作室。主要由美院师生构成的另一个群落——3号线的形成则有些偶然,起先是因为几个老师在地铁3号线南端的某处楼盘置办工作室,低廉的房租和宽敞的空间吸引了一些本就与这几位老师有着密切关系的青年艺术家,遂逐渐形成一个小有规模的聚集地,且以团体的形式举办过好几次展览。

而大约在2002年,广州还诞生过一个集合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教育学院部分教师的绘画团体——“3号线”艺术编组。其后,“3号线”艺术编组的一些成员逐渐分散各处,但是他们的影响持续发酵,承接了其曾经的工作室聚集地的青年艺术家们便受到直接辐射。他们以“伍仙桥艺术工作室”的名义向外界传播其创作和活动信息。当然,因为教育、师承、空间据点等综合因素,与伍仙桥艺术工作室最为密切关联的还是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群体。最近,因为租期等原因,伍仙桥艺术工作室的艺术家群体又集体搬迁到更偏远的兰库艺术中心。

广州的艺术群落(艺术区)是伴随既有的文化与艺术系统而来的,它们在各种压力和既有势力的缝隙中争取空间,呈现出艺术的多元化和灵活性。而反过来,这些群落也逐渐影响着既有的艺术版图,使得高校、美术馆及非营利空间,以及商业的系统对其所涌现出的现象给予回应。但是,群落的力量依然是脆弱的,它一方面常常沦为资本的棋子,另一方面又因为其驳杂和区域局限难以获得那些代表“国际眼光”的机构的青睐。依托各地某些固定机构的国际化网络越来越致密化,而广泛存在的群落艺术家却无从加入。

伍仙桥艺术家工作室
伍仙桥艺术家工作室

身处其中的艺术家们面临着各类具体的问题,比如艺术潮流、市场、学术平台,以及生存压力和社区变迁等。联系到全国艺术群落的情况,各处艺术区房租涨价和拆迁、生活条件恶劣等情况对于广州当代艺术群落也有不小的影响,这使得艺术群落常常处于一种聚散不定的变动当中。这些群落的成员和涉猎范围呈现枝枝蔓蔓、纵横交叉的复杂征貌。而艺术家的行动亦如城市游牧者一样,迁移不定,流走于不同部落,但又常常面临难以逾越的阻隔,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与艺术天地。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