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瓷器工艺品部 呈献7大专场
0条评论 2017-09-27 11:16:4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九如园-朱氏藏重要中国青铜艺术

“九如园-朱氏藏重要中国青铜艺术”则将集中展现香港着名藏家九如园主人朱昌言先生,珍藏多年的中国青铜器,如战国蟠龙纹带盖提粱鸟足怪人盉。先生生前酷爱青铜器,与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和陈佩芬副馆长熟稔,常与二位交流心得,沉缅其中,乐此不疲。

Lot 594
Lot 594
西周早期\
高:11.5厘米
估价:HK$: 500,000-700,000

盛食器。侈口,折沿,方唇,束颈,浅圆腹,下置矮圈足。腹两侧设兽首耳,下垂珥外勾。颈和圈足正背两面均饰单龙首双身龙纹,龙首高浮雕凸出,龙之身躯分向左右曲而延展,龙身鳞片纹,尾上卷,尚露出前后各一三爪足。其单首双身龙纹之空隙处衬以云雷纹。器内中心铸一“”族氏铭文。

Lot 596
Lot 596
商代晚期 天黾山父乙方罍
高:47厘米
估价:HK$ 1,200,000-1,800,000

盛酒器。器、盖子母口。直颈,圆弧肩,腹壁斜收,下置外侈的圈足。两侧面肩腹之际中央设兽首环耳,两侧各饰一浅浮雕突起的太阳纹(原一般称涡纹或火纹)。正背两面的肩部,上、下分别饰三周和二周细凸弦纹,中央设一高浮雕的双羊角兽首,两侧各饰一浅浮雕的太阳纹。颈部和圈足四方分别均饰有以凸扉棱作鼻由双夔龙构成的兽面纹,夔龙均展身上卷尾。罍身腹部均光素无纹,惟四隅线廓清晰流畅,界域分明。盖作屋顶形,上有屋顶形盖钮,但同罍身一样不讲究装饰,只在屋顶的四方下沿分饰三个浅浮雕凸起的太阳纹。

此方罍的基本造型与近年回归的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的皿方罍相近,惟其装饰简朴,个体也只有后者的一半许。值得注意的是,此方罍体口部内一侧铸有“山父乙”三字铭;在方盖内一侧则铸有“天黾父乙”(有的释大黾,实误)四字铭,即少了一个“山”字,多出“天黾”两字,如果我们将“山”理解为族属的话,则“天黾”似应是“山”族的国名,天黾国的山族某氏为其父乙所作之器,这就有如着名的“罍王”皿方罍一样,其罍身铭文为“皿作父己尊彝”六字,方盖铭文则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我想这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巧合,想来商人在青铜铸造过程中,若盖、身均铸作器者名号的话,有一处往往有略去国名或族氏的习惯。方罍之造型始于商代中期,盛行于商晚到西周早期,尤其是商晚大件器更多。此件山方罍,器型浑厚大气,但装饰简朴,其上的高浮雕羊兽首及重点要突出表现的太阳纹都是商代晚期的流行纹饰,无地纹的由展身上卷尾的夔龙组成的兽面纹亦是商晚的常见纹饰,故此我们认为将此方罍的年代断在商代晚期。

Lot 605
Lot 605
战国早期 蟠龙纹带盖提粱鸟足怪人盉
高:24厘米
估价:HK$ 3,000,000-5,000,000

温酒器。商、西周时期的盉大多为水器,东周以后的盉则多用于温酒。小口,短颈,平盖,盖中央置一立猴,猴左手抱一小猴,右手紧抓一大套环,此大环与肩上之钮环链相套接,肩部环钮又与兽首提梁尾部之钮环套铸。皆为活络装置。提梁通身饰交龙纹镂空缠绕,兽首张口露齿,双足扒于肩上,紧咬住凤嘴流之羽冠。盖面饰兽纹,盖沿饰横“S”形交缠龙纹。

盉体作广肩扁圆腹,肩腹之际一侧置短曲状的凤鸟流,鸟尖喙,上颚有环相套成活动状。肩腹之际与腹部中间各饰一周宽凹弦纹将其区分为三层,上层肩部饰多组相对前奔的变形鹿纹,其下衬托有延展变体之兽纹;中层即腹上部饰多组对称的兽体和蛇纹,兽和蛇均展身且相互缠绕,并衬以粟点纹作地纹;腹下部等距置三足,足呈神异人物座立状,神人头顶立有浮雕展翅神鸟,有学者视之为“是鸟攫怪人之状”,神鸟两侧各饰一展体鸟纹。此件盉设计构图之精巧,装饰纹样之繁复,在同类器物中甚为少见,目前仅见的颇与收入在《商周彝器通考》中之图492即蟠蛇纹鐎相类似。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