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亚艺博2018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年度艺术品博览会,云集世界各地的顶尖古董艺廊。来自东西方的专家将会展出众多博物馆级艺术珍品,涵盖从古代中国及喜马拉雅铜器至中亚金器、中国瓷器及漆器、家具、织品及其他古美术精品,阵容鼎盛。
Carlton Rochell于苏富比工作18年,并于1988年为拍卖行设立印度及东南亚艺术品部门。其后,他担任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总监兼苏富比全球亚洲部门主管,成为享负盛名的拍卖官。自2002年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创立以来,艺廊曾经处理来自知名收藏家的重要艺术品,并与业内著名机构及顶级私人收藏合作。
菩萨立像
尼泊尔或西藏,14世纪
铜鎏金、宝石
高27公分
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 (纽约)
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纽约)今年再度参展典亚艺博,带来西藏及尼泊尔的珍贵佛教艺术,包括一座尼泊尔或西藏地区14世纪菩萨立像。这座庄严的雕像呈现菩萨年轻的形态,以轻巧的三屈势站立于双层莲花底座之上,右手结予愿印。菩萨双手手持由底座衍生而出的莲茎,莲茎蔓延至佛像肩部灿烂开花。菩萨头部由圆轮光明围绕,佩戴镶嵌珠宝的头冠、华美耳环及飘动的发带。
大日如来唐卡
尼泊尔,直贡噶举派
14世纪
布面彩绘
高93 x 宽73.8公分
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 (纽约)
另一件精选为出自尼泊尔直贡噶举派的大日如来唐卡,同样源自14世纪。这幅绘制精美的唐卡描绘普渡众生的大日如来以无上智慧坐姿安坐于多彩莲花宝座之上。大日如来周围绘有围绕主尊的众多菩萨,两位胁侍站立于侧。众神只均穿着精致的衣饰,佩头冠、耳环、项链、臂钏、脚镯、腰带及设计精美的下身衣物。宝座由狮子及大象守护,上架五彩天虹。
David Aaron(伦敦)1910年在伊朗伊斯法罕创立,广受认同为其中一家历史最悠久及最顶尖的艺廊,以重要及珍贵古董及古美术驰名。艺廊涉猎范围包括古代希腊、罗马、埃及、波斯、中亚、近东、伊斯兰及印度艺术品。
艺廊今年重点展品是公元前4世纪的青铜希腊胸甲。胸甲在古希腊时代问世,为公元前4至5世纪流行于世界。其一般以铜片制成,模拟完美男性躯干的形象设计,强调要成为成功的战士必须保持强健体魄,凸显健美、力量与坚持。胸甲不断在古典艺术中出现,由将军、帝王及神只穿着。像这件不加修饰的胸甲多在实战中使用,而经仔细修饰的胸甲则用来向公众展示。
希腊胸甲
青铜
公元前4世纪
高44公分
David Aaron (伦敦)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大英博物馆均收藏有类似的希腊胸甲。胸甲除了在古代战事中使用,还能表达传统雕塑的形式及理想中的美态、力量与权力。这件胸甲是极佳的罕有例子,可能曾经穿在古代战士身上,保护他的身躯,令他在应战中倍感自豪。
萨珊王朝鎏金银罐
中亚,5至7世纪
银、鎏金
高17.5公分
David Aaron (伦敦)
同场亦会展出中亚5至7世纪的萨珊王朝鎏金银罐。萨珊王朝于公元224至651年统治伊朗,是伊斯兰崛起前伊朗最后一个主要文明。萨珊人对其后的伊斯兰文化有深远影响,对罗马、印度、中国、非洲及后期欧洲中世纪艺术均有所影响。
这个精致耀眼的萨珊王朝鎏金银罐展示出伊朗工匠匠心独运的冶铁工艺。银罐为球状圆底,窄身罐口,凹形瓶颈,边缘有铸文,杏形罐身比例优美,极具吸引力。银罐描绘三名裸女围绕罐身舞动,手持飘动的丝带。裸女佩戴大串项链、精致头饰,长及臀部的珠发披肩,形态婀娜多姿。
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及京都美秀美术馆同样有收藏萨珊王朝鎏金银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Shelby White及Leon Levy收藏中亦有两个类似的精美银罐。此萨珊王朝鎏金银罐细节精、质素高,堪与其他顶级博物馆的收藏媲美,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级艺术珍品。
清康熙 青花人物故事将军盖瓶
高117 x 宽52公分
Jorge Welsh Works of Art (伦敦/里斯本)
Jorge Welsh Works of Art(伦敦/里斯本)专营中国瓷器,特别专注于外销瓷器。艺廊重返典亚艺博2018,展示珍贵藏品,包括清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将军盖瓶。如此形状及大小的花瓶一般被称为将军盖瓶。名称源自萨克森选侯、波兰及立陶宛国王奥古斯特二世(1670 - 1733),他是中国瓷器的大收藏家,曾经在1717年从普鲁士国王及勃兰登堡选侯「士兵王」腓特烈.威廉一世(1688 - 1740)处接手151个将军盖瓶,传为佳话。
得益于景德镇瓷窑技术改进,大型花瓶在康熙后期开始出现。由于制作困难,成为当时出口至西方的中国瓷器中最为昂贵的品种。这些花瓶在欧洲用于装饰私人大宅门廊及主人房间。
虽然将军盖瓶只供外销,但当中的装饰仍然充满中国特色。主题包括来自中国历史、神话、小说、戏剧及诗词的场景,亦有描绘当时政治题材的情景,如1644年满清入关等。此瓶描绘的故事可能是来自当时流行于上流社会的小说,而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故事就是著名的「西厢记」。
清乾隆 五彩铜胎画珐琅龙纹大盘
直径21.5公分
Jorge Welsh Works of Art (伦敦/里斯本)
另一精选展品是清乾隆五彩铜胎画珐琅龙纹大盘。彩绘珐琅于康熙时期由欧洲商人、外交人员及传教士传入中国。虽然小部分器皿在北京生产,供皇帝专用,但却因为广东是这类瓷器的主要产地而通常被世人称为广彩。
龙一直是中国皇权象征,因此绘有龙纹图案的大盘不论中外均大受欢迎。四爪龙为蟒,在朝服上以正面姿态示人,是喜庆象征。此盘上的龙及其他纹饰特征,均表达吉祥之意。
蝠的读音与「福」相同,龙的读音又与「隆」一致,隆字又与乾隆皇帝的年号相同,因此龙蝠配在乾隆年间特别受欢迎。此外,龙凤配亦是常见的婚嫁纹饰图案。
另一个与之相似,但尺寸较大的龙纹大盘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之中。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及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亦有收藏类似的大盘。
Rossi & Rossi(伦敦/香港)自典亚艺博于2006年创办以来每年都会参展,今年艺廊带来中国、印度、蒙古、尼泊尔及西藏的罕见石雕、铜像及画作,展出的艺术品有深远的宗教意义。
尼捏巴·曲吉杰布 (1310 - 1370)
1362 - 1370年
铜鎏金
高. 23公分
Rossi & Rossi (伦敦/香港)
展览焦点之一是约1370年制造的铜鎏金尼捏巴·曲吉杰布(1310 - 1370)坐像。于双层莲花底座之上,他右手结说法印,置于胸前,左手置于腿上,手持书本,象征启蒙智能及传授知识。他的神情安详,一头短发,两边耳垂丰厚,身穿雕刻有规则几何及花卉图案的袈裟。尼捏巴?曲吉杰布由1362年开始在西藏丹萨梯寺出任住持直至1370年圆寂为止。除此雕像之外,曲吉杰布唯一存世图像为一幅15世纪的木版画,因而此尊雕像更显珍贵。
弥勒菩萨
15世纪早期,西藏
铜鎏金
高. 28.5公分
Rossi & Rossi (伦敦/香港)
另一尊西藏十五世纪早期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亦精美华丽异常。弥勒菩萨坐于繁复精美的狮子宝座之上,两腿悬垂于下方的莲花垫,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象征法论转动。这尊雕塑造型比例极好,菩萨及周身饰品铸造精巧,完美的展示了15世纪西藏的精湛工艺。
金刚手菩萨
18世纪晚期,西藏东部
布面彩绘
高. 109.8 x 宽. 72.5公分
Rossi & Rossi (伦敦/香港)
其他精选包括一系列17至19世纪唐卡,并由喜马拉雅艺术专家Jeff Watt撰写图录。其中包括来自西藏东部地区、18世纪晚期金刚手菩萨唐卡。画面中央的菩萨绘以金身,双手手持莲茎,神情安详。佛身右侧花蕊中央的金刚是辨别其身份的主要法器。菩萨身着五彩缕衣,配饰繁复,背靠彩虹光明。唐卡顶部加以华盖,两侧由祥云护送众仙朝觐。这幅制作精美、保存完好的唐卡,是18世纪藏传佛教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典型例证。
Nicholas Grindley(伦敦)专营及研究中国艺术逾35年,特别专注古代家具及艺术品。他曾于伦敦、纽约及香港参展,为世界各地的主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甄选艺术品。
明晚期 黄花梨平头案
17世纪
高78.8 x 宽192.6 x 深52.4公分
Nicholas Grindley (伦敦)
艺廊于典亚艺博2018的其中一个焦点为黄花梨平头案。平头案来自17世纪晚明时期,以祥云拱肩,案脚之间有高身支撑。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罕见高质明式家具一直是十分重要及专门的收藏类别,而黄花梨更是收藏家追捧的顶级木料。明代黄花梨家具于江南苏州府打造,不单质素上乘,而且拥有别出心裁及错综复杂的木工工艺。此平头案可能来自某位文人雅士的书斋,其风格优雅、比例完美、木质优秀、工艺匠心,充分反映用家的品味,展示了古典明式家具的精粹。
明初 护法神立像一对
13至14世纪
高118公分
Vanderven Oriental Art (荷兰)
Vanderven Oriental Art(荷兰)已经连续8年参展典亚艺博,艺廊将会展出一系列重要的明早期佛像。这对护法神立像全副武装,显示其身为捍卫佛教信仰守护者的职责。其中一名护法面容坚定,采取进攻姿势,另一名则双手合十,面有思虑。
明代佛像
山西,14世纪
高122公分
Vanderven Oriental Art (荷兰)
此尊来自山西的释迦牟尼佛像以莲花式盘坐,双手结代表无上平衡的禅定印。冥想中的佛陀散发宽宏与安祥的气息。其袈裟镀金,绘有花样图案及红色里衬。佛身采用柔和粉色,头发尚有原本蓝漆的痕迹,眼睛镶嵌黑色玻璃加强效果。
灰泥造像是塑造宏大佛像的重要手法。佛像于木架上制成,垫以芦苇,再以陶土纸灰粉刷塑形。其上修饰有一层薄薄的石膏,部分再雕上装饰图案。最后覆上经已上色或镀金的彩纸。
明代 菩萨坐像一对
14世纪
高135公分
Vanderven Oriental Art (荷兰)
另一对菩萨坐像以水月观音坐姿安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其中一尊坐像的右手结予愿印,代表明辨及法轮。另一尊手持卷轴,代表佛陀的教导。
艺廊的精品还包括罗汉阿难与迦叶像,阿难与迦叶作剃道长袍僧侣打扮,长长的耳垂象征他们的智慧。较年长的迦叶,双手结上手印,沐于佛陀慈悲。较年轻的阿难,其双手合十,是行礼或礼拜的手印。两尊罗汉均穿着华衣,有黑漆痕迹。此两尊罗汉像通常与佛祖释迦牟尼一同出现。
典亚艺博2018欣然欢迎首次来港参展,专营古董、现代及当代缂织挂毯的Boccara Gallery(巴黎/布鲁塞尔)。艺廊于1995年由CECOA(欧洲艺术品商会及权威鉴定机构)会员Didier Marien创办,展示来自17至19世纪的大型精美古董缂织挂毯,以及由20世纪著名的艺术家,包括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索尼亚·德劳内(Sonia Delaunay)及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 设计的现代挂毯。
福宾圣日耳曼工作室
古董挂毯《赛姬在邱比特宫殿的晚餐》
约. 1660年
丝绸、羊毛
高243 x 宽325公分
Boccara Gallery (巴黎/布鲁塞尔)
其中展览的亮点是壮观的古董缂织挂毯《赛姬在邱比特宫殿的晚餐》,于大约1660年在巴黎的福宾圣日耳曼工作室制造。此挂毯于1667年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收藏品,并于18世纪时悬挂在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及后更奇迹地逃过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动乱,后于1854年被护送至法国南部保罗城堡。
此挂毯的主题灵感来自希腊及罗马的神话:一段关于美丽的凡人赛姬与爱神丘比特之间缠绵悱恻的悲剧爱情故事。毯中展示西风之神塞飞尔神秘地带领赛姬至一个奇妙的宫殿,并由隐形的仆人(背后的小翅是其象征) 在餐桌旁随侍。此挂毯由丰富的珍贵物料制成,配合其构图的平衡感、多元化及细腻的用色,堪称杰作。
博韦皇家工作室,设计者:弗朗索瓦·布歇
古董挂毯《游园》
十八世纪
高230 x 宽228公分
丝绸、羊毛
Boccara Gallery (巴黎/布鲁塞尔)
另一出众的展品是由博韦皇家工作室于18世纪时制造的的挂毯《游园》,画面展示出一群年轻的贵族和他们的仆人,在一个有喷泉的城堡花园中嬉戏的场景。挂毯下方众人前的花篮和阳伞暗示画面中的年轻女孩在采花时被打扰。挂毯的整个场景以浪漫的洛可可风格描绘,极可能是18世纪最著名的画家及装饰艺术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所设计。此挂毯以95%的天然蝉丝编织而成,维持着完美的原始品相。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