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抽象主义之父杰克·惠滕(Jack Whitten)的个展「奥德赛:杰克·惠滕的雕塑,1963-2017」(Odyssey: Jack Whitten Sculpture, 1963-2017)正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布劳耶分馆(The Met Breuer)展出,展期至2018年12月2日。
杰克·惠滕先后于纽约与希腊克里特岛的家中进行创作,作品包括结合当地现成材料而制成的木刻雕塑。惠滕的雕塑以非洲、古地中海和美国南方的艺术史为灵感,不仅阐述了有关地点、回忆、家庭和移民的主题,更具有一种跨国的全球性视角。
杰克·惠滕,《Lichnos》,2008,木头 陶瓷 骨头 金属 玻璃。图片:Gabriella Angotti-Jones/纽约时报
正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劳耶分馆举行的展览「奥德赛:杰克·惠滕的雕塑,1963-2017」(Odyssey: Jack Whitten Sculpture, 1963-2017)充满惊喜、令人享受。展览的标题即揭示了第一个惊喜:跟在“雕塑”一词之前的,是一个直到现在才为人所知的画家的名字。 惠滕出生于实行种族隔离的美国亚拉巴马州贝瑟默市,他曾说过自己一直有画画的愿望。1960年他定居于纽约,在库伯联盟学院学习,并于1968年在曼哈顿的艾伦·斯通画廊(Allan Stone Gallery)举办了自己的首场个展。不久后,他便成为了一代抽象画家中的一员,其他艺术家还有阿尔·洛文(Al Loving)、伊丽莎白·默里(Elizabeth Murray)、艾伦·希尔兹(Alan Shields)、布莱斯·马登(Brice Marden)、玛丽·赫尔曼(Mary Heilmann)和霍华迪娜·平德尔(Howardena Pindell)。他们不仅探索新的材料和创作过程,还尝试在看似抽象纯粹的造型和颜料的物质性中融入叙事内容。
杰克·惠滕,《黑色巨石2号》(Black Monolith II),图片:Gabriella Angotti-Jones/纽约时报
惠滕有着一段神秘的艺术生活:远离纽约艺术圈的压力,他也制作雕塑。但雕塑并不是他的副业,而是其创作的重要一部分。惠滕是雕刻方面的专家,很多作品都基于非洲的部落以及功能性的物品。他甚至说自己的雕塑是其绘画的唯一重要影响。
上世纪六十年代,惠滕在纽约上州制作雕塑,包括两件受非裔美国文化的人脸水壶所启发的、很像旧约先知的头部雕塑。1969年后,惠滕移居至希腊克里特岛上的一个小村庄,并与家人在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夏季。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希腊,惠滕都能轻易找到他创作的主要材料——木头。有时,他只用木头做雕塑,有时则加入大理石、石头和现成材料,如金属片、鱼骨、动物骨头、鱼线和电子碎片。
杰克·惠滕,左:《人脸壶2号》(Jug Head II),右:《人脸壶1号》(Jug Head I)。图片:Gabriella Angotti-Jones/纽约时报
逝世前一年的1月份,78岁的惠滕决定公开自己的雕塑,同意由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Baltimore Museum of Art)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这场展览。展览呈现了40件惠滕的雕塑,几乎是他全部的三维作品。贯穿于这些雕塑中的,是18幅创作于过去四十年间的绘画,包括常使人震惊的“黑色巨石”(Black Monolith)系列——这组绘画共11幅,致敬重要的非裔美国人物,在此次展览中首次集中展出。
发着微光、好似马赛克的画作表面由数百块小“瓦片”构成——这些“瓦片”是用干了的丙烯颜料制成的。这种工艺也与他的一些雕塑作品直接相关。为这场展览带来进一步视觉冲击的,是挖掘于克里特岛上的一件古米诺斯章鱼花瓶和几件迈锡尼小人像,以及来自非洲的八件雕塑和面具。
杰克·惠滕,「奥德赛:杰克·惠滕的雕塑,1963-2017」(Odyssey: Jack Whitten Sculpture, 1963-2017)展览现场图,《约翰·列侬祭坛画》(John Lennon Altarpiece)。图片:Gabriella Angotti-Jones/纽约时报
这些非洲文物涵盖范围广泛,从精雕细琢的约鲁巴双生人物像的抛光木雕,到粗糙的象征男性权力、被指甲、刀片等锋利物体覆盖的刚果人像。惠滕经常探索这种对立的美学手法,将两者在一件雕塑中融为一体,如创作于1968年的《约翰·列侬祭坛画》(JohnLennon Altarpiece)有着看似全副武装的身躯和裸露的大腿,以及创作于2006年的《婚礼》(The Wedding)结合了金色柏树枝、金属和铜丝等材料。
杰克·惠滕,「奥德赛:杰克·惠滕的雕塑,1963-2017」(Odyssey: Jack Whitten Sculpture, 1963-2017)展览现场图,从左至右:《致敬Kri-Kri》(Homage to the Kri-Kri)、《黑色巨石3号》(Black Monolith III)、《致敬马尔克姆》(Homage to Macolm)、《权力人像:男性》(Power Figure: Male)。图片:Gabriella Angotti-Jones/纽约时报
这种生动的组合方式最早体现在创作于1965年的《致敬马尔克姆》(Homage to Malcolm)中。它像一个图腾,包含一个嵌有金属的方块、一段轻质原木、一个深颜色的雕刻,以及一个圆滑而弯曲的喇叭。这四部分可以被解读为马尔科姆·艾克斯(Malcolm X)生活中的各个阶段——小罪犯、囚犯和穆斯林皈依者,伊斯兰民族冉冉升起的明星,直到最后成为富有远见的领导人,却被无情地杀害。
惠滕的叠加性工艺在《Lichnos》中达到了创新的新高度。“Lichnos”是一种当地渔民难以捕捉的鱼类,作品则表达了对这种鱼的致敬。另外,作品还有一层与希腊的关联:它使人联想到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之翼”。
展览中的各类作品与参观者产生了跨文化、跨媒介的对话,传达出艺术家是如何在一个流动且丰富的美学空间中不断成长、提炼经验并转化素材的。对于来自美国南部的惠滕来说,这些对话尤其丰富、多样且不可避免。它们交织着非裔美国人、非洲人以及现代主义的文化和历史。
惠滕亲自撰写的展览图录编年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积极、好奇且勤奋的人,身手似乎很敏捷。在一张照片中,他在一棵约10英尺高的细长的树上,低头看着他在树枝上建造的树屋。
杰克·惠滕,《露西》(Lucy),黑桑树 帕斯托斯石 陶瓷碎片 电线 电路板。图片:Gabriella Angotti-Jones/纽约时报
就像许多自信的人一样,惠滕将自己的生活描述为一系列的顿悟。在塔斯基吉研究所(Tuskegee Institute)学习医学预科时,他曾在课堂上起立,说:“我在这里做什么?”很快,他便转到巴吞鲁日的南方大学(Southern University)学习艺术。在精神方面,他被梦想和愿望指引,认为木头散发着神秘的能量,并被深深吸引。例如,创作于1968年的、10英尺高《祖先图腾》(Ancestral Totem),雕刻自一棵高大的桦树。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印第安西北部的艺术,由一堆摇摇欲坠的头像组成。在他第一次去克里特岛之前,他曾梦见一个声音告诉他带上雕刻工具,并将一棵活树刻成一个图腾,而他确实这么做了。如今,这件作品仍屹立于克里特岛上的村庄,藏于惠滕的一位终身挚友的家中。
在南方大学时,惠滕协助组织了一场民权抗议,后来演变为暴力事件。后来,惠滕说这场抗议永远地改变了他。他意识到自己如果待在南方,可能会被杀死,于是去了纽约,而他的叔叔也在纽约当警察。被库珀联盟录取后,惠滕沉浸在纽约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一切之中,经常光顾艺术酒吧和爵士俱乐部,见到了罗马勒·比尔登(Romare Bearden),诺曼·路易斯(Norman Lewis)和雅各伯·劳伦斯(Jacob Lawrence)。惠滕在纪录片《迷你专辑》(Extended Play)中说道:“我让一个事物的两面——黑与白——进行对话”。
惠滕开始越来越擅长绘画和非洲艺术。这些他都在书本上学习过,但他是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第一次亲眼见到了这些作品。他也在自己的第一个画商、知名收藏家艾伦·斯通那里饱览了许多作品。
此次展览的布置显得十分敞亮,将惠滕的作品零散地按时间顺序排列,强调他作为雕刻家的发展过程,以及他在克里特岛的好运——那里有黑白色的桑树、野柏树、白胡桃树、橄榄树、樱桃树、塞尔维亚橡木和克里特胡桃树。
杰克·惠滕,《权力人像:男性》(Power Figure: Male)。图片:Gabriella Angotti-Jones/纽约时报
如果惠滕在艺术上偶尔走错了一步,那就是他对大理石的运用。但这种失误并没有影响惠滕在艺术、文化、时间和个人经历之间的三维空间之旅。
编辑:江兵